-
隆美尔意德混合双打成为“沙漠之狐”制霸北非,25万德军为何擅自投降?
这锅不能完全由隆美尔来背,因为北非德意联军全部投降的时候,陆军元帅隆美尔已经被希特勒召回德国“养病”。这25万名后来被送往加拿大战俘营的轴心国军队,也不全是德国官兵,其中半数是负责搞笑的意大利人,投降的地点是突尼斯,投降的原因是无处可逃,总不能25万人集体跳地中海吧?德军阿尼姆大
-
关东军士兵穿的衣服为什么不是迷彩服?
题主的问题描述是错误的,完全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二战时期日本陆军受预算紧张和轻工业基础薄弱的限制,从来没有研发制造以及订购过军用迷彩服。在太平洋战场上也仅仅使用了伪装网作为防护代用品,可能被部分答友误以为是迷彩服,因此有些高估日本人的单兵装备水平了。(山下奉文在关东军的九八式军服)
-
德国鲁格手枪与日本王八盒子有什么关系?
敲敲黑板,同学们,不要被德造鲁格和日制南部十四式手枪的外型相似所迷惑了,这两者之间虽然有相仿之处,却没有大家所想像的传承。“南部十四年式”手枪是设计者南部麟次郎吸取了几种当时西方手枪的特点,而研发出来的一款“大杂烩”手枪,几乎可以视为一种拼凑出来的不成功产品。只是由于外型与德国造
-
《亮剑》中孔捷一个军却没全歼美军一个营,假如换成李云龙会怎样?
这个提问完全故意夸大了美军的战斗力,要么就是《亮剑》看的不认真,孔捷明明说的是他手下的一个师在第二次战役期间,未能歼灭美第八军的一个营。敌人被消灭三分之二以后,残部才在空军的掩护下突围,而非孔捷的部队全军投入战斗,这简单的一字之差等于提升了美军三倍以上的战斗力。但有一点孔捷倒说对
-
在进攻敌方碉堡时,向射击孔里射击或子弹打进射击孔里的情况会不会发生?
王宝强在抗日战争中不是早就这么干过嘛?认真看过《我的兄弟叫顺溜》的答友应该记得,顺溜成名之后,其它军分区部队在准备打鬼子炮楼时,因为缺乏攻坚火力,特地跑来陈大雷六分区借走顺溜。结果黑夜里枪枪打进射击孔,完全压制了日军火力,最后一举拿下碉堡。当然,抗日电视剧有一定的演绎成分,新四军
-
《亮剑》中,钱伯钧的一营是楚云飞的精锐,可是连李云龙的骑兵连都打不过,这是为什么?
李云龙的独立团战斗力再强悍,总不是什么天兵天将,骑兵连不过是他派出的先头部队,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奔袭钱伯钧的营部完成“黑虎掏心”而已,既解救了芨芨可危的楚大团长,也砸烂了358团一营的指挥系统,为后续部队顺利跟进缴械打下基础。如果凭借一个骑兵连百余号人马就能解决小2000人的钱伯
-
二战时,同为德国部队,为什么国防军却非常鄙视党卫军?
颠覆一下传统的认知,其实党卫军初上战场时就是一批生瓜,在1939的波兰战役中表现的非常鲁莽和急于求成,德军参谋总部的一份报告指出:武装党卫军缺乏训练,他们的军官无知的可怜,根本不适合指挥激烈的战斗,经常使自身陷入危险境地并遭至比其它部队更为严重的伤亡。事实是,在帕比亚尼斯地区,冒
-
二战中哪个岗位的军人阵亡率最高,为什么?
1941年5月的“克里特岛战役”中,德军虽然最终占领该岛但却伤亡14000余人,其唯一的空降师“第7空降师”伤亡总数超过该师满编状态下的75% ,伞兵损失高达5200余人,就连师长萨斯曼少将也挂了,几乎成为纳粹空降部队的“绝唱”。连希特勒都被如此巨大的损失吓到了,从此以后坚决不再
-
抗日战争中,伪军的军服为何各式各样?
抗日战争时期伪军的来源和编成,完全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即有投敌时间的先后,也有地区的差别,更有所属“伪政府”及其作战序列的不同,日寇仅负责提供部分武器、管理和监视。同时,也由于这些伪军由侵华日军各部自行控制,不光是他们的服装,军需备品和粮饷标准、战斗力等也是各不相同,更有甚
-
军事上有哪些觉得“我能反杀”,最终却失败的事件?
最典型的战例莫过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前篇“哈尔科夫战役”,1942初,在纳粹德军仍有力量进行战略进攻的局势下,斯大林不顾两任总参谋长的强烈反对,同意并支持苏军西南方面军总司令铁木辛哥轻率的发起了哈尔科夫反攻战役,其后果是不仅是以惨败收场,更要命的是还耗尽了苏军西南方向上的所有预备队
-
二战时期各国军队伙食怎么样?
1941年的中条山战役国军完败,两个集团军18万人马被10万日伪军几乎全歼,阵亡42000人被俘35000人,被蒋介石称为“抗日最耻辱一战”。这场惨败除去作战准备不足、指挥能力低下等问题外,中条山战役打的如此糟糕的另外一大因素就是:“饥饿”!许多部队跟日军打上几天后,士兵已经饿的
-
为什么《潜伏》中八路军代表也穿着国民党的军服?是穿帮还是历史真实?
提问有点暇疵,他们不仅仅是八路军代表,而是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所属的我方工作人员。这是抗战胜利以后,为避免和调停国共之间的军事冲突,在美国政府协调下于1945年12月成立的部门,直接对三方最高代表组成的“三人委员会”(周恩来、马歇尔、张治中)负责,属于国民政府的临
-
像曼施坦因这样优秀的战略家为何没有留在德军陆军总司令部或者总参谋部?
这个问题内涵过于庞大了,二战时期德国陆军的“总司令部”和”总参谋部”可不是一回事,日本陆军的军政和军令平行系统,就是模仿了德国陆军的“两部”建设。曼施坦因作为一个卓越的战略人才,甚至可以称为天才,其实最合适的位置是“总参谋长”,但问题在于,希特勒粗暴地破坏了德国陆军总司令部和总参
-
围点打援具体是指什么?
一言难尽,这四个字在军事上包罗万象,其运用之广和变化之多,实集兵家之大成。1948年7月2日深夜,一直在桐柏山区隐蔽待机的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接到刘伯承的緊急命令,以六纵主力6个团(另外3个留在了大别山)在桐柏军区、陕南军区等地方部队9个团配合下,立即出山奔袭汉江平原
-
中国军事历史上有哪些成功的“声东击西”?
鲜为人知的是,第二野战军在渡江战役之后还有一次大规模的回师北上,即以陈锡联第三兵团乘坐火车由南京对面的浦口出动,沿津浦路再转至陇海路,前进目标直指陕西南部,部队经过河南郑州时还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当时几乎所有人包括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都认为,二野主力这是要从陕南西进四川,配合
-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为何大规模组建近卫军?苏联近卫军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哪些作用?
强调两个知识点,第一是苏军在二战时期的“近卫军”与德国的“党卫军”有着本质的不同,党卫军是独立于国防军而存在的“军种称谓”,而近卫军则是苏联红军给表现优异的部队所授予的“荣誉称号”;正因为如此,第二点就是党卫军部队扩编新部队时可以用“组建”这个动词,而近卫军番号授予只能用“改称”
-
被称为“芝加哥打字机”的汤姆逊冲锋枪,战场上的杀伤力如何?
抗日军队中“汤姆逊”冲锋枪装备最多的单位是新一军,我们指的是1943年创建时的新一军(军长郑洞国),此时还没有新六军的番号。新一军是中国远征军“驻印军”的陆战主力,也是真正达到“美械标准”的部队。主要步兵武器是美制M1903春田步枪、恩菲尔德M1917步枪和汤姆逊冲锋枪。原则上每
-
在二战战场上有过哪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神操作?
1939年10月,刚刚组建四个月的日本陆军第39师团踏上中国战场,被划归驻扎武汉地区的日寇第11军作战序列,这个来自广岛的警备师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师团部驻于湖北当阳,代号“藤兵团”。与兵源地相同的日军绝对主力第5师团不同,这伙鬼子当中的绝大部分是由预备役士兵组成的生瓜,大队长以
-
二战时期,希特勒的冲锋队厉害吗?有多厉害?
既然提问局限在二战时期,那么纳粹冲锋队根本谈不上厉害与否了,因为在1934年的“长刀之夜“之中,它的头目罗姆和大批骨干遭到清洗后,冲锋队虽然没有被解散,但也只是形式上的存在,既没有自己的武装部队,也不能再保有巨大的规模,已经沦为“第三第国”一支无足轻重的力量,并没有真正的参加二战
-
为什么日本人把军官称呼为“士官”?
非常专业的提问,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侵华日军内部称谓的名词解释,确实较为复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有个世界唯一的现象,即所有军官无论中将还是少尉,全部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校名中的“士官”与我们汉语中的含义又有本质的区别。(元帅陆军大将畑俊六)一般意义上,世界各国军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