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期间,日本为何敢发动太平洋战争,向美国宣战?
注意看问题,是日本人“为什么敢”对美开战,而不是“为什么必须开战”,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题。日本人必须开战的原因自然是日美谈判的破裂,它们将失去赖以维持战争的资源,而最终敢于用武力解决问题,是因为大小鬼子曾经进行过认真的军力核算,认为日本具备与美一战的资本和底气,日本人不全都是疯
-
8个小时根本就拿不下平安县,李云龙为何还要给6连长下死命令?
这就是《亮剑》传说中的“褐阳沟之战”,八路军独立团六连黄志勇部在前,晋绥军358团楚云飞部在后,奋勇阻击日军吉野联队,以阻止其增援平安县城,保障独立团攻城主力的侧后安全。李云龙确实下达过死命令,要求六连坚守八小时以上,这是与战场实际是基本符合的。八小时已经是黄连的战力极限。日寇华
-
二战历史秘闻,曾经进入美国的核攻击名单,东京为何逃过一劫?
1945年5月23日,美军继续对日本实施恐怖的“李梅火攻”,这一天的轰炸目标就是东京,562架B29轰炸机将在东京上空投下3000多吨燃烧弹。但是在出发前,美军飞机员们得到一项特别命令:不要把炸弹扔到日本皇宫里,因为“天皇将来也许还有用”。两天后又有512架超级空中堡垒光临东京,
-
《亮剑》中,89师官兵离奇阵亡,全身未见伤口,李云龙是怎么做到的?
淮海战役中的解放军早已经不是“小米加步枪”的装备水平了,华野司令员陈毅战后的总结中,将淮海战役的胜利保障首推为两条,第一是解放区500万支前民工的努力,第二就是来自大连的炮弹,那里是东北军区最大的大口径炮弹生产基地。《亮剑》李云龙与楚云飞对决的“赵庄之战”,战史原型就是华野阻援兵
-
二战柏林陷落时曼施坦因去哪了?
曼施坦因是1942年7月晋升陆军元帅的,他率领的第11集团军以少胜多,当月攻克塞瓦斯波托尔要塞,使之成为这一年苏军最大的失败之一。年底,保卢斯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告急,曼施坦因被晋升为“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组织对第6集团军的救援。由于保卢斯的优柔寡断,解围行动最终失败,德军的
-
二战日军编制如何?一个方面军有多少人?为何有很强战斗力?
其实日本投降时的兵力构成基本说明了“方面军”和“军”的建制区别,当“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交出指挥刀时,山海关以南的侵华日军序列包括:华北方面军、第6方面军、第13军和第23军四大坨,也就是“中国派遣军”这个“总军”级单位的基本编成。(第23军司令官田中久一)华北方面军约计3
-
越南战争,美国请求英国出动廓尔喀雇佣军,英国为何坚决不答应?
英国人被打怕了呗,这个岛国虽然在二战后基本紧随美国的步伐,但是更多时候还是首先要考虑本国利益,然后才是“跟大哥混”的问题。而已经到了60年代才爆发的越南战争,英国没有义务和勇气派出一兵一卒,更别提什廓尔喀雇佣军了。(廓尔喀雇佣兵)朝鲜战争的重大伤亡让英国心有余悸朝鲜战争中英国当然
-
《亮剑》中李云龙为什么不帮孙德胜报仇?
赵刚有句话可能误导了亮粉们,他在病床上对李云龙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不适合独立团,而是有仇必报,马上就报”。但这句话是有特定含义的,它并不包括正规的作战行动,独立团突围时虽然牺牲重大却是正规作战范畴,去找谁报仇?第4旅团还是黑岛骑兵联队?所谓“冤有头债有主”,战争期间没有
-
面对苏联二百五十万红军,德国七百万军队为何保不住柏林?
1944年12月,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根据高级“卧底”们提供的情报汇总,判断纳粹德国实有军队数量940余万人,其中作战部队540余万人。也就是说,希特勒手底下有400万人是穿着军装的“废物”,他们在战场上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而在1000多万苏军中,作战部队其实只有670万人。所以要从专
-
李云龙有了勃朗宁手枪,为何还用毛瑟C-96驳壳枪?
谁说的?华野二师师长李云龙枪指常乃超时用的就是勃朗宁,这是要看军官级别的。在晋西北时期,八路军的团长跟国民党的团长可是有天壤之别,抗战期间国军的上校团长已经是高级军官,因为民国没有“准将”军衔,所以团长有副官、有勤务兵、有乘马,最关键的是,国军是正面战场作战,高级军官很少顶在前沿
-
为何在二战中日军不敢和苏军拼刺刀?
恰恰相反,在诺门坎战役中不敢拼刺刀的是苏联人,因为那等于以己之短击人之所长,而前线的日军巴不得苏联人跟他们近战拼刺,那总比趴在那被苏军的重炮轰击和空中轰炸要“自在”多了,可惜的是,苏军不太愿意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二战时期的日本陆军,受战术思想落后的影响极度迷信“白兵主义”,认为刺刀
-
战场上你见过哪些作死的人?
到1949年元旦以后,一向跋扈的“邱疯子”已经极度悲观和低落,作为陈官庄包围圈里的主力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每天只管带着后方医院的女护士去各军喝酒跳舞,醉熏熏回来以后蒙头大睡,所有军务一概不管,进入了“作死”阶段。杜聿明率领的三个兵团是1948年12月4日被华野包围的,到了12月7
-
突围是不是难度极大的军事行动,要成功需要哪些条件?
新四军“刘老庄连”在战斗打响前,已经做好了坚持到夜里然后突围的预案,岂料由于侦察不够细致,经过老乡告知,才知道选中的突围通道是一条“断头沟”,就是交通沟挖成了死胡同。而在苏北平原上没有壕沟掩护是不可能突围的,于是全连与日寇血战到底,最后全部壮烈牺牲。《亮剑》中李云龙所部的“辛庄突
-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装备过哪些坦克?
1939年12月18日凌晨一点,第五军反击昆仑关的战役打响,杜聿明率先出动20多辆坦克掩护步兵沿公路突击,猛攻昆仑关东南和东北的600、653高地,日军则拼命还击。这些坦克都是第200师战车团装备的苏制T26—B型轻型坦克,也是第200师的主力作战坦克。昆仑关一战,作为当时全国唯
-
《亮剑》独立团缴获大量日军钢盔,为何李云龙却从不让战士佩戴?
八路军386旅旅长曾经大骂孔捷:“我不管这个马粪勺子下面顶得是什么狗杂种,这都不是你打败仗的理由”!独立团在杨村战斗中以200人的伤亡,才留下来鬼子一顶钢盔,可见当年的鬼子有多么难打,李云龙就算再能耐,他的部队又去哪里缴获“大量”的鬼子钢盔?钢盔在日语中被称为“铁帽”,抗日战场上
-
战场上,你见过哪些冷静的将军?
1947年5月16日下午3时,华野六纵特务团攻上孟良崮,歼灭整编第74师师部于所在山洞,貌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已经全军覆灭。华野战士们非常兴奋,有的举枪对空射击表达喜悦之情,有的忙着打扫战场,有的在清点俘虏和缴获的武器装备,总之全军上下激动不已。此时孟良崮周边的天上地下却是
-
军事行动与军事演习的区别是什么?
广义上讲,军事行动是指武装部队一切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它在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被赋予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中在和平时期,“军事行动”的范畴就包含了“军事演习”这一行为。而军事演习把“军事行动”从和平时期直接演变成为战争状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一个国家的
-
《亮剑》里的楚云飞被李云龙劫走了一个营的军火,为何阎长官没有生气?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如果知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一定会毙了楚云飞,这里有两条死罪,其一是楚云飞带兵不力,一个2000人的主力营差点反水投敌,居然还需要八路军帮忙平叛。其二是如此数量之多的一批武器装备,竟然落到了李云龙的手里。抗战时期阎锡山和八路军的关系非常微妙,在1939年之前,阎老
-
李云龙上万人攻打平安城,日军仅八百个人,为何打了两天才拿下来?
显然都被题目带歪了节奏,一个晋西北的小城,如果日寇第1军有条件放上800人的兵力,那就得把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搬到太原来,河北山东平津全部弃守才行。800人在警备师团中是一个半大队的编制,当时山西的105个县中有103个曾经沦陷过,鬼子需要多少兵?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阎锡山的晋绥军仅
-
战争中,士兵为了保命,战场上装死有用吗?
日寇毛利末广中将第58师团进攻衡阳时,在冲锋受挫时就曾多次使用“装死战术”,并且是由部队长亲自下令装死。要不怎么办呢?向前冲,第10军火力太猛冲不上去,向后撤,又容易背对守军成为活靶子,其实鬼子也是人也怕死,关键要看跟打它的中国军队硬不硬。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原来是准备至多四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