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官路高升却又为何骂名留世?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国藩是个两面人,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好的方面,他几乎是个完人,坏的方面,他几乎是个刽子手。一、正面形象笔者虽然浅陋寡闻,但对曾国藩这位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也稍有研究。曾研读《曾国藩全集》,《曾国藩家书》,以及唐浩明所著《曾国藩》一书,对这个人物有些粗浅
-
我似乎看过《水浒传》有皇甫端排名在安道全前面的版本,是曼德拉效应还是确实有不同的排名?
皇甫端是个兽医,在《水浒传》中属于比较次要的角色,他的出场和退场都算不得轰动,包括排名次也是靠后。但是,题主提出他排名在安道全前面的事情,确有其事。一、皇甫端的出场《水浒传》第七十回,“没羽箭飞石打英雄,宋公明弃粮擒壮士。”中描写,宋江带队攻打东昌府,东昌府主将没羽箭张清,接连飞
-
宋江为什么要出卖全梁山的兄弟投靠朝廷?
宋江为什么要出卖全梁山的兄弟投靠朝庭?愚以为,用“出卖”这两个字有些欠妥。宋江一意孤行地进行招安,最终把好端端的水泊梁山闹得凄凄惨惨非死既伤,以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收场。自己也落得被人毒死。这等害人害己的勾当,确实应归罪于宋江。因为晁盖若仍是寨主,是可能接受招安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还
-
《水浒传》里的108将为何斗不过一个高俅太尉,用现在的用人标准,那高俅是不是人才?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水浒传》里的108将为何斗不过一个高俅太尉?一、权高位重,掌管机要,掌握国家大事的话语权高俅官居殿帅府太尉,掌管国家军权,高高在上,权势熏天,一言九鼎。他可以随时面见皇帝,是掌握着话语权的重臣。每当有重大决策之时,皇帝还是要听取高俅、蔡大师等一伙官僚的意见。在
-
《水浒传》中的好汉人物,你更喜欢谁?
当然是喜欢武松。理由如下:一、景阳岗上徒手打死吊睛猛虎,为民除害,千古流传如果把《水浒传》中最精彩、最动人、在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故事编序排列,景阳岗武松打虎一定会名列前茅。一部文学作品,其主要功能就是通过描写典型人物的典型形象来展现作品主题。这个形象是否成功,则取决于广大读
-
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为何过于神化诸葛亮?
罗贯中为何过于神化诸葛亮?题主提出问题的本身就已经定了性。坦率讲,我是不赞成“过于神化”四个字的。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是要穷尽各种手段的。力求把形象塑造得丰满、立体、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地立在读者眼前。让读者读后觉得这个人物真实可信,思想感情便会随着人物一起喜怒哀乐,迭宕起伏
-
《水浒传》中,李师师到底是什么人?
李师师是个青楼女子,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当然,青楼和青楼不一样。李师师能得皇帝宠幸,所在的青楼无疑是最高等级,李师师自然有着沉鱼落燕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歌舞神仙女,风流花下魁”,从她门上的对联既可看出,其人其地绝非一般。另外,北宋年间的高等级青楼,绝非单纯狭隘的男女之事,而是一
-
林冲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林冲啥时犯了罪?林冲误入白虎节堂是受人陷害,何罪之有?可能有人会问:林冲面剌金印,身带重枷,发配沧州牢城,不是犯罪是什么?既然如此,不妨把林冲这个人物认真分析一下,或许更能理清一些。在《水浒传》中,林冲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一、林冲不是江湖上的草莽英雄,
-
《出师表》在古代能让文人志士泪下沾襟,为何今人却哭不出来?
今人哭不出来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时代变了,条件变了,环境变了,接受知识的领域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从事职业不同等等原因,要求今人面对《出师表》,去和一千多年前的人同样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不现实的事。综合分析,哭不出来的原因不外有以下几方面:一、时隔久远,思想感情的浓度
-
为什么说《水浒传》中的金翠莲是一个不值得同情的女人?
这个问题似乎有待高榷。因为金翠莲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女人。坊间确有认为金翠莲不值得同情的说法,究其原因,无非是觉得金翠莲没有骨气,甘愿给郑屠作小,这是一种甘愿做二奶的行为,是一种贪图富贵傍大款的行为。后来被郑屠婆娘给赶了出来,而且还讨要莫须有的三千贯钱,逼得父女俩街头卖唱还债。其后果
-
中国文坛有哪些被捧得过高的作品?
中国文坛被捧得过高的作品,实在是太多了!之所以出现此类现象,原因不外是以下几方面:一、以得奖与否来论定一部作品的价值成败王候败则寇。在这种陈旧观念影响下,一部作品得了奖,就必然是好作品——这种观念本身就是狭隘的,天真的,因循守旧的,没有独立思维的。须知,那个奖是怎么来的——是少数
-
《水浒传》中的鲁提辖是什么官职?多管闲事而失去自己的铁饭碗,耽误前途,值吗?
诚谢悟空邀请既然诚邀,理应回答。鉴于问题比较直白,字数不宜过多,回答清楚即可。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水浒传》中的鲁提辖是什么官职?答:鲁提辖,本身就已说明,是个提辖。书中所表,是在渭州经略府任兵马提辖,姓鲁,名达。北宋时期的渭州,相当于如今的县级单位,顶多是个县级市规模。提辖大概相
-
“扈三娘应该嫁给林冲”这种说法为什么流传甚广?
“扈三娘应该嫁给林冲”这种说法之所以流传甚广,其实还是“郎才女貌”和“门当户对”这种传统观念在起作用。其一、从客观条件看,林冲威风凛凛,武艺高强,又是前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扈三娘生在富户人家,长得花容月貌,又有一身好武艺。林扈俩人论长相,论出身,论本事,无论哪方面都很般配。另外,
-
武大郎被鸩毒,武松手刃西门庆、潘金莲,为何不杀王婆?
诚谢悟空邀请。武松为兄报仇,手刃西门庆和潘金莲,当时确实没杀王婆,而王婆恰恰是酿成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这又是为什么呢?其一、暂时不杀王婆,留着她有更大的用处我们都知道,潘金莲和西门庆素不相识。西门庆是富家子弟,身边美女如云。而潘金莲是穷苦人家的下等女人,在身份上和西门庆根本不搭界
-
《水浒传》哪场战役最激烈?最厉害?
诚谢悟空邀请。若问《水浒传》中哪场战役最激烈最厉害,首屈一指的当然是三打祝家庄。这场战役岂止激烈,而且是曲折迂回,饶有趣味。由最开始的一只公鸡引起,到最后成就了一段算不上美好的姻缘,可谓迭宕起伏,一波三折,既惊险剌激拨人心弦,又节外生枝八方上阵,用妙趣横生来形容,丝毫不算夸张。一
-
你怎么理解鲁迅先生说的“这世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
如果单纯从字面理解,鲁迅这句话的含意是提醒人们:只有敢于打破陈规陋习,善于总结经验,勇于实践,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就必然会影响其他所有的人,共同闯出一条光明大道。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显然是低估了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全面、透彻、
-
《水浒传》中晁盖如果不死,宋江能当上老大吗?
晁盖如果不死,宋江不可能当上梁山老大。因为两人走的不是一条路线。所以,别说晁盖不死,就是死的时候,遗嘱也没让宋江当老大。按照《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晁盖是在第六十回去世,正好是活了一半的时间。而他如果不死,那后六十回就没有施耐庵什么事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来论证宋江
-
《水浒传》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梁山好汉的结局会怎么样?
如果不接受招安,《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自然还要执行晁盖执政时的政治纲领——义薄云天,替天行道。至于梁山好汉们的结局会怎么样,那就要分几种情况来论证了。一、继续过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称分金银的快活日子晁盖从一个草莽英雄起家,率领一群江湖好汉劫取生辰纲起家,走上了啸聚山林占山为王的
-
《水浒传》66回时迁为什么烧翠云楼?
诚谢悟空邀请。翠云楼是当时北京城(大名府)的制高点,也是最热闹繁华之地。时迁在正月十五元宵夜闹花灯之际,在翠云楼上放火,给梁山埋伏在城里城外的人马发送信号,以便各路人马统一行动,劫牢救出卢俊义和石秀。这场战役与以往有不同的特点:其一、在此之前,宋江已带队攻打大名府,可惜久攻不下,
-
《水浒传》中,李逵和武松称得上是英雄吗?
在《水浒传》中,武松属于英雄行列,应该是没有异议的。至于李逵,充其量能算个义气为重的粗人莽汉,英雄实在谈不上。愚以为,评价文学作品当中的人物,应该本着以下原则:其一、要以作品中描写的事实为依据,脱离原著去评价,势必会走入随心所欲的歧途。其二、要以当时的历史背景,环境,文化,习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