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西欧各国面对希特勒德国入侵,为何不联合抵抗?
怎么没抵抗?西欧重要的几个国家如法国、荷兰、比利时都对德国进行了抵抗,还组成了联军,只是实在打不过德国,打输了而已。我们可以先看看西欧有哪些国家,狭义的西欧包括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摩纳哥,但文化上一般还会将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这些中、南欧国家
-
德国现在衰落了吗?如果是的话跟二战时候相比弱了多少?为什么二战时候那么强大?
德国现在不叫衰落,叫缴械。战后德国的法西斯思想被去掉,国际环境也改变了,再加上美苏近半个世纪的占领,德国的心态早已不再是当年那种充满民族主义和荣耀的状态了,别的不说,美军第一装甲师还在德国驻扎着呢,他们就是龙也得盘着。二战时期的德国与现在的差别相当大,其中关键就是日耳曼民族的民族
-
二战飞机是怎么运输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相当多的战机都是通过飞行来输送到目的地,也就是直接将飞机一站一站的开往战场,欧洲这种战场地域相对不太大的地区尤其如此。不过距离如果不算太长的话,像德国这样路网发达的国家还会选用公路运输,至于长距离的运输嘛,要么长距离转场,要么铁路运输,通过海运输送的也比比皆是
-
德国为什么那么自信的发动一战?
一战前的德国当然有这个自信,他们已经是中西欧的强国了,堪称区域霸主。再加上有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这两个大国结盟,战争能力可谓是相当强。而且就历史情况来看,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并没有吃到什么很大的亏,虽然遍体鳞伤伤亡惨重,但英法同样也没讨得什么好,如果不是奥匈帝国在俄国的“布鲁
-
瑞典及爱尔兰为何在二战中保持中立?
这两个国家口可没有真的中立,他们只是在形式上借“中立”这个词汇而已,行为上他们一直都倾向于轴心国一方。要说原因的话,两国无非都是想方设法在战争中保全自己而已。此外“中立”为瑞典带来了丰厚的利益,赚取了大量的战争财。而爱尔兰的中立则更倾向于以“中立”做借口反英。瑞典与德国的关系历来
-
二战时期,以当时同盟国各国兵力条件,如何才能抵挡闪电战的攻势?
闪电战又称闪击战,是二战德国较为成名的战法,这种战法的得名与纳粹德国的宣传包装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二战初期的几场战争中,德军依靠“闪击”干掉了波兰,打趴了英法,短短时间内就让苏联百万大军被切成了豆腐,愈发显得闪电战威力无穷。闪电战的核心是利用高度机械化的武装,寻找敌人的薄弱处,以
-
如果世界各国都申请成为永久中立国?世界上还会有战争吗?美国愿意永久中立吗?
世界上目前保持中立的国家数量有六七个,真正能长久维持“中立”的只有瑞士,很显然,永久中立并不是个很好达到的条件,即便“中立”也不代表不再有战争。在大多数时刻,所谓“中立”仅仅是一种常规政治手段而已,它并不是避战的免战牌,仅仅是一层画皮而已。一战前期,美国还是中立国呢,结果看到巨大
-
在战争和灾难时期,提倡男女平等的人会被骂么?
男女平等是一个社会文明和社会文化问题,并没有所有时代都统一的格式,所以,一般来说不存在什么骂不骂,任何以战争角度考虑男女权利的做法,在战争面前都是多余的。比如封建时代,在社会文明上女性地位低下,男权社会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因此女性被排斥在战争之外,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参与进战争的,
-
二战时德国有哪些相对先进的武器?
这个确实比较多,但也不好泛泛而谈,所以拣几个比较代表性的说。第一个当然是大名鼎鼎的通用机枪,德国开创性的采用了MG42和MG34这两种新型的机枪,开创了一个新的轻武器时代。通用机枪比马克沁、哈奇开斯等重机枪轻量,又拥有远高于轻机枪的火力持续性,火力密度上更是力压所有机枪。通过专用
-
当今世界,“人口战争”是不是已经开始了?无论国内国外,谁的族群人口多谁就能胜出?
以我之见,人口战争从来都存在,任何时候奢谈“人口过剩”都是个亡国灭种的话题。虽然以全人类的角度来看,只在乎先进文明的演进以及优秀文明的存续,但是放在国家、民族的层次来看,毫无疑问,谁的人多,谁就能占据更多的文明话语权,才能扩散出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不让别人的“普世价值”扭曲自身。经
-
为什么巴西没有在二战后成为常任理事国?
巴西有什么资格当常任理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巴西虽然参战了,但相比那些在战场上血腥搏杀,付出了百万、千万人命的国家而言,跟在美国屁股后面的巴西真是一点存在感都没有,何德何能当个常任理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巴西派出了“远征军”参战,但他们只进行了239天的战斗,大部分时间是跟在美军
-
历史上东西方战争发生过几次,西方战果如何?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东西方的世界一直都存在互相的冲突与交融,又存在地缘和文化上的差异,战争现象可以说相当之多。早期由于道路不通,东西方虽然已经知道了彼此的所在,但大规模的战争并不算多,走路都得穿越无数块地盘,怎么可能互相打的起来呢。不过亚历山大偏偏却做到了这点,这
-
二战中最适合夜战的军舰是什么舰种?为何?
二战中没有什么特别适合夜战的军舰,在当年那种技术条件下,军舰往往会避免夜战,因为漆黑的洋面上很难搜索到敌人,即便发现了,也无法有效进行作战。不过,凡事也要看情况,如果非要按军舰们在夜战中的表现来评判的话,战列舰、巡洋舰这些适合在大洋之中进行夜战。而驱逐舰等轻型单位则在近岸偷袭、夜
-
二战中如果没有原子弹,日本还能坚持多久?
日本坚持不了多久,根据1943年《开罗宣言》的精神,美、英、中三国一致达成了“将对日作战进行到底,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宗旨。随后《开罗宣言》的草案被送到了德黑兰,苏联也对此表示了首肯。这标志着美、英、中、苏已经形成了对日作战的利益划分,也初步确立了行动纲领。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
为什么有大批人觉得冷兵器时代战争的胜负是由武器长度决定的?
还别说,冷兵器时代许多情况下就是以兵器的长度来定胜负的,而且从一开始就是如此。一寸长,一寸强,这句话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更长的兵器代表更大的攻击范围,让古代战士能更先攻击到对方,乃至于执行出不一样的战术,长度是古代兵器很重要的性能。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波兰翼骑兵的骑枪,它们被造
-
二战时期的战场,为什么不能向跳伞的飞行员射击?
完全没有这种说法,事实上,是否射击对方的跳伞飞行员,在二战过程中是不触及任何《日内瓦公约》的,射杀跳伞飞行员的事在二战中比比皆是,我们千万不要把战争想的太过于美好了。《日内瓦公约》关于不得射杀跳伞飞行员的条款,直到1977年才加入了公约,并且它的约束力不高,属于后来填充进去的小条
-
二战中苏联有哪些以少胜多并且伤亡较少的案例?
苏军前期因为肃反,损失掉了大量的指挥人员,军队人心惶惶,再加上斯大林强逼部队任何时候都不准撤退的军令,让苏联红军的伤亡数字居高不下。但是在这里面,还确实有一些小伤亡的战例。最值得称道的恐怕是1944年8月在罗马尼亚进行的“第七次打击”,或者也可以叫第二次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苏军
-
二战中柏林战役为什么德军死磕苏军?如果是美英法进攻柏林会直接投降吗?
柏林战役如果按常理来说,的确是一场没必要的战争,德军最后的两次回光返照,西线打了“阿登反击战”,东线打了“巴拉顿湖攻防战”,最后的一点骨血耗的精光,战争的失败已经无悬念了。但是,对于纳粹党和希特勒而言,凭什么不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呢?正如希特勒说说过的话——我们的斗争只能有两个结果:
-
怎么看待俄罗斯正在打造机器人战争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非什么“科幻世界”,机器人战争离我们的距离,并不如你想象的远。一种新技术被应用于军事上,并得到飞速的发展,这种情况我们能在历史上找出无数个对应的例子。比如飞机的运用,1903年,莱特兄弟才把那架叫“飞行者1号”的东西折腾上天,它只飞了几米高,而且并不牢靠,没过几年莱
-
二战时德国的MG42机枪真的有那么强吗?难道它就没有缺点?
MG42当然有缺点,它并不能说是一把完美的武器。德军制造MG42,其实是源于国际压力和条约限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打败后,德国被迫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于1919年6月28日的这个条约,明确规定了“德国不被许可研发和装备重机枪”。这使得战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德国,完全没有重机枪可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