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毕业生该不该考公务员?
不是你该不该考的问题,是你考不考得上的问题。第一、法学专业毕业生考公务员有一定的优势。从近年来公务员招录情况来看,招录法学专业的岗位还是非常多的,比如公检法司等司法部门、纪委监委、包括一些其他部门。但是,招录的岗位多,同样报名的也多,竞争也非常激烈。而且,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开
-
211大学毕业5年,工资才6000,是不是很差劲?
感谢邀请回答。首先要说,没有参照物的对比都是自寻烦恼脑。其次,没有行业职场的参照也是盲目攀比。再次,不谈未来空间的自怜自哀都是自己吓自己。第一,如果你在一个三四线城市工作,工资6000元(不含税),已经不错。你是文科生,在三四线城市,一是企业的文职人员,二是公务员、教师、事业编人
-
为什么央企,国企等等公开的招聘都要应届毕业生,而不要往届毕业生?
作为多年央企HR,来详细解读这些常识问题。央企的招聘网站,企业外的人,只能看到两个,一是校招,就是招聘应届生,二是社招,就是招聘社会成熟人才。看不到网页,还有一个内招,就是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流动配置。当然,还有一个内外都看不到的网页,是劳务派遣、业务外包的操作流程。详细解读如下:
-
刚大学本科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只拿4000工资,你会去吗?为什么?
职场火锅作为资深HR,实事求是地讲,你不干也得干,因为你可能找不到更高的工资,最后还得回来“低头”。很简单,有些行业就这个价格,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千万不要被“网上的平均工资”误导了,平均工资再高,大多数人还是分母。第一,一线城市的起点工资4000元,非常普遍,别以为开口闭口80
-
为什么很多毕业生宁愿去北漂蜗居,也不愿去小地方?
职场火锅曾经是一个资深“北漂”,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两种人生观的选择,一种是“岁月静好、舒服安逸”,一种是“无限可能、人生质跃”。你想要哪一种人生,就去选择哪一条道路。两者没有必要比较,也没法比较。许多毕业生去北上广奋斗,但大多数人还是回到家乡。每年近千万的大学毕业生,还是几
-
刚毕业,进入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区别是什么?
又是毕业季,也是求职季,大公司与小公司,大城市与小城市,事业好与福利好,等等,这些老生常谈的“纠结”,继续纠结着千千万万的刚才象牙塔里一脚迈进职场江湖的莘莘学子们。作为职场老江湖,还是从职场实践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第一:大公司与小公司各有利弊。大公司的优点是平台大、机会多、眼界高
-
某985大学双选会现场,出现遍地被遗弃的非名牌大学生简历,只招985毕业生算不算歧视?
就算歧视怎么啦?就歧视你了,又能怎样,你到哪里说理去?!谁让你十三年寒窗不苦读的?谁让大学生大水漫灌、自贬身价的?谁让大学生乌央乌央、供大于求的?职场火锅引用一首打油诗,给大学生们打气鼓劲:远看泰山黑乎乎,上面细来下面粗,有朝一日倒过来,下面细来上面粗。如果你属于一流院校的热门专
-
专科毕业生在深圳,一个月4500,该不该辞职离开深圳?
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是一个创业的城市,是一个适合年轻人做梦的城市。你到哪个城市,能比深圳还有活力。一个月4500(刚毕业、包吃包住、到手的纯收入),已经非常不错了。估计包吃包住的地方,离公司也不远,省下了双程时间。预估性价比值6500元左右。比一般白领都要强。有的白领月薪500
-
大学毕业后,你是考公务员还是进公司,还是进事业单位?
先讲大道理:赛道不同,格局不同,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同样赛道,要看自己是什么“车”?跑车在泥地里也跑不过拖拉机。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但是可悲的是,在国内职场,给人们选择赛道的机会并不多。在西方职场,人们可以慢就业、可以更自主地选择就业方式,
-
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去只招一个人的公墓服务处上班,月工资3万元,现家人反对,还要去上班吗?
你确定只招一个人就能招到你?也许名牌大学生排着队想应聘呢。公墓岗位听说工资比较高,但3万工资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收入。另外,工资3万元,会不会还有其他福利待遇。公墓行业可是暴利行业啊。你家人反对,主要还是这个行业不吉利,显得没有社会地位,担心你长期以往,脱离社会,
-
本人今年22岁,刚大学毕业,考入家乡的一家农业银行,很迷茫,这到底是份好工作吗?
5月14日刚刚公布的全国社平工资,前三名依然是“老三样”:信息(平均月薪1.4万)、金融(1.2万)、科技(1.1万)。银行业在金融圈子里应该算是中等偏下,银行柜员应该是金融业里最大最大的分母,柜员肯定是最辛苦的那个群体,同时又是收入金字塔的庞大底座,为拉低金融圈社平工资做出巨大
-
有多少20岁的大学毕业生,正在挣钱的道路上迷茫着,对此你怎么看?
其实,是题主多虑了。现在的毕业生,在挣钱的道路上一点都不迷茫,你就不用操心了。据2018年毕业生就业统计,毕业生在选“理想”还是选“挣钱”这个问题上,2017年以前,选理想的毕业生占53%,2018年已经大幅下降到32%。在挣钱的道路,毕业生们大步流星、毫不犹豫,直奔着高薪而去,
-
一些公司在招聘员工时动辄非985或211毕业生不要,这合理吗?
如果一个求职者还在到处问“这合理吗?那合理吗?”说明职场心态还不够成熟。职场就是市场,存在即合理,人家不违法不违规,也不公开“歧视”,这是人家的权利啊。反正招聘是双向选择,他不要你,你可以不要他啊。问题是你值多少钱,你心里没点数?你肯定说,这家企业不给我们一样的进门机会,如果赛跑
-
疫情过后是否会引发毕业生疯狂挤进体制内的潮流?
先举一个例子。某单位群里,薪酬HR发了一条信息,本月工资迟发。群里抱怨一片,没过十分钟,HR经理发信息,本月工资不迟发,且提前发,还多发2000元福利费用于购买防疫用品。这就是某国企。相反,一些民企私企,特别是中小企业,更特别是服务产业的小企业,员工非常焦虑,工资能不能发还是次要
-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五险一金重要吗?如果干一段时间就辞职还有必要要吗?
对应应届生来说,五险一金,非常重要,千万不要有一些流动打工者“只要工资高不要社保”的想法。五险一金,代表着三层含义:第一,这家企业规范、守法、可能长期发展。这是第一位的,一个不给员工上五险一金的企业,首先是违法的(违反了法定义务和责任),尽管无良企业有的是策略逃避法律的制裁(比如
-
16年毕业,在铁路局工作,想辞职又很迷茫,该怎么办?
我用亲身经历回答这个问题。我所在的国企一线单位,比你惨一百倍,也没见过有人辞职的。国庆长假,我回了一趟老家,也是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地方。我所在的国企是特大型央企下属局级单位的下属“孙”公司,地处偏远,远离城镇,独立建设了生活区。在创业年代,提倡“先生产后生活”,员工住在简易工棚
-
刚毕业的学生是应该在意薪资,还是应该在意发展空间?
首先看你进的是什么单位。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往上爬为目标,不要在意工资。国企:赶紧往上爬。大型私企:人家工资标准都制定好了的,不需要你去操心。小型私企:这个今天上班,明天就可能破产的公司,不计较工资,计较什么?中型私企:这种最纠结,我们过来人一般看老板的底气,底气足的要地位,底气
-
中小学教师每月工资1万2,能吸引985的毕业生从教吗?
其实,不管是985还是211,或者说现在的双一流,都有很多学生从教的。2019年深圳市龙华区教体局公布的一则公告显示,其准备招聘400名中小学教师,本科生科薪26万,研究生28万,包含五险一金,而且全日制博士奖励20万。最后应聘上的名单确实大部分都是来自985 211,甚至清华、
-
毕业生,用什么渠道找工作比较好?
我有10多年的人事招聘经验,现为人事部经理。我来亮出用人单位招聘的真正“法 宝”,还会告诉你如何跟HR聪明的谈薪水,让你少走弯路!如果你知道下面这些鲜为人知的招聘渠道,你会比别人多出90%的机会。同样是毕业生,不用我说,你肯定知道,找工作,选择智联招聘、BOSS直聘,或者58同城
-
我是一名本科毕业生,入伍后提干还是士官转业好?
当然是提干好!本科毕业生入伍,属于部队稀缺资源,所以在部队应该会有许多优势,当然应该优先选择提干。首先,本科生在文化程度上已经领先于其他战士,具有一定的优势。截止目前,据我所知,不管城市还是农村,一般都是高中毕业才入伍,也就是说至多都是高文化程度。你现在已经本科毕业,文化程度上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