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问人类两只手或者两只脚踩在一根电线上会触电吗?
人的两手抓住同一根电线或两脚踩在同一根电线上会不会触电?(前题条件是人悬空不与任何其它物体接触)这个问题要看两手或两脚之间的电压是多少?如果这个电压超过安全电压,就可认为会触电,不同环境下安全电压有所不同,在此以24伏为标准,超过24伏就视作触电,这个要求已相当高了。两手或两脚之
-
空气开关和漏电开关能同时装吗?
这个同时装如何理解?是在一个配电箱内这两种开关能同时装吗?还是控制同一个电器能同时装吗?在一个配电箱内,根据不同电器有的需要用漏电开关控制,有的不一定要用漏电开关用空气开关控制即可,因此两种开关同时装或叫混合装比较常见。或者总开关与分路开关之间,前者用空气开关后者用漏电开关,反过
-
零线的电最后到哪里去了?
零线是习惯叫法,在有关的国家标准中称为中性导体(N),是与变压器中性点连接并用于配电的导体。中性导体也就是中性线。由于目前采用的低压配电系统基本上都是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系统,因此中性线与大地是等电位,中性线对地电压为零,故把中性线(N)叫成了零线。那么变压器中性点为何要接地呢?这是
-
如果双手同时接触电瓶的正负极会触电吗?
这个取决于电瓶电压有多高?只有当人体接触到超过安全电压限值的电压,才有触电的危险。各种环境下允许的安全电压如下表所示。表中所列的电压是交流电压有效值,交流电压还有峰值也就是最大值,是有效值的√2倍。而电瓶电压是直流电压,而且是没有脉动成份的纯直流电压,因此电瓶电压的安全限值可对应
-
2个220V的火线为什么就成380V了?
2个220V的火线为什么就成了380V了?问得好!许多电工也不一定知道。但题主配的图不对,应该配这个图。这是最常见的低压配电TN-S系统,图中A、B、C三根火线与中性线N之间的电压都是220V,而三根火线之间的电压是380V。为什么不是2个220V相加变成440V呢?这就牵述到2
-
22千瓦的电机需要用多少平方铜线?
电动机选导线,先算出电流,然后根据导线允许截流量来选什么规格。先根据3相380V电机额定电流约为功率的2倍来估算,那么22kW电机额定电流为44A。常用导线允许载流量如下表表中数据是导线明敷状态,可见用6m㎡铜线即可,但一般都是穿管暗敷使用状态,就要用10m㎡铜线。如要详细了解各
-
为何电流总是走耗电少的一条路?
这个提问存在很大问题,从耗电大小来讲,应该是耗电大的一路通过的电流比耗电小的一路通过的电流大。例如家中的热水器耗电量比电视机大,通过热水器的电流比通过电视机的电流大得多。因此题主的问题应该是:为何电流总是走电阻小的一路?实际上也不是这样的。通过多个电阻的电流是按电阻大小成比例分配
-
7.5的电机100米远电流调到21A总跳闸是什么原因?
380V7.5kW的电机,额定电流在15A左右,21A已远超其额定值,时间长一点肯定要烧坏电机。电机过载应及时查明原因,以便采取应对措施,如是功率太小,应换用更大功率的电动机。从题主所述100米远,因此有可能是距离过长线路电压降太大,造成电动机端电压过低,从而使工作电流超过额定电
-
为什么回路电流走零线不走地线而漏电流走地线不走零线?
这个问题只能针对单相负载而言,象三相电动机这类负载不用零线,也就不存在零线电流。单相负载的回路就是由一根火线L与一根零线N连接用电器组成,保护接地线PE连接用电器外壳。如下图,黄色线框为电器外壳。正常情况下工作电流(回路电流)就从火线L进经过用电器后从零线N出,这是工作电流的必经
-
一个780欧的线圈通上220伏的电,两分钟就被烧毁了,另一个380欧的却没事,这是为什么?
一个线圈电阻780欧,另一个线圈电阻380欧,都通上220伏电压,前者很快烧了后者没事。但是题主却没有说线圈的匝数是多少?绕线圈的漆包线是什么规格?线圈大小尺寸多少?线圈芯材料是什么?还有220伏是直流还是交流?决定线圈是否烧毁的主要因素是通过线圈的电流密度,注意是电流密度而不仅
-
漏电开关跳闸,把火线和零线对换就不跳了,这是什么原因?
这说明火线已有漏电现象,有可能某处绝缘破损,也有可能整体绝缘老化,绝缘电阻下降。那为什么把火线与零线对调后,就不跳闸了呢?如图1是单相供电原理图,火线与零线来自漏电开关,红色火线对蓝色零线有220伏电压,红色火线对地线也有220V电压,蓝色零线对地线一般是无电压的,即使在配电系统
-
为什么零线与地线之间有220伏的电?
这先要了解一下低压配电系统,我们常用的单相220V电压是怎么来的。如上图是应用最多的低压配电系统中的TN-S系统,a、b、c是三相变压器的3个低压线圈,高压线圈也有3个,图中未画出。3个低压线圈的首端引出3根火线L1、L2、L3,3个低压线圈的尾端连接在一起,组成中性点引出中性线
-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有什么区别吗?
这个问题目前比较混乱,说法很多,有必要澄清。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是在没有采用国际标准之前,我国低压配电系统采用的两种接地方式。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保护接零适用于中性点接地系统。如下图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工厂配电设计手册》上介绍的这两种低压配电系统。可见那个时侯的接地很简单
-
空气开关用了一段时间就烧坏了,换新的也是这样,怎么解决?
先说个我的亲身经历,出租房内(3人住)2500W的电热水器电流不足12A,配了个16A的空气开关(国内大品牌),用了约3个月触头就烧坏了。热水器是国内名牌,线路是我自己敷设的,因此我认为热水器与线路不会有问题,就更换了25A的空气开关(另一个国内大品牌),但用了半年左右,触头又烧
-
2.5平方的铜丝线可以承受20A电流吗?
2.5m㎡铜线完全可承受20A电流,而且是在穿管敷设状态,如果明敷状态承受电流还可增大。先来看下有关资料上推荐的不同规格导线允许长期通过的电流值,称为载流量。从这三张表中可知,2.5m㎡铜线是可以承受20A电流的,而且是穿管状态长期(24小时不间断)通过。对管内穿几根线是指有电流
-
N线PE线与变压器中性点相连接地,零线和地线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先告诉你,N线来自变压器中性点称为中性线,PE线来自接地极是与大地连通的作安全保护用的称为保护接地线。实际当中人们都把N线叫作零线,是因为变压器中性点大多数是接地的,这是为了保证安全,防止高压则的10kV电压窜入低压则后,引起设备及人身事故。中性点接地后,中性点与大地等电位,也就
-
断路器1P、2P、3P、4P有什么区别,该怎么选用?
断路器是具有短路与过载保护功能、可以带负荷分合闸的开关电器,低压断路器按结构不同分为框架(万能)断路器,塑料外壳断路器,小(微)型断路器三种。由于低压断路器的触头爆露在空气中,习惯又称为空气开关。而称呼跟P有关的是小(微)型断路器,这种断路器是规格最小的,一般在1-63A之间,这
-
刻度为200A的电流表显示40A,电机是55千瓦,原因是什么?
55千瓦380V三相电动机额定电流应该在110A左右,现在电流表显示40A,什么原因?基本就以下4种。1.电动机空载。2.电流表与电流互感器不匹配。3.电流表本身有问题(失准了)4.电流互感器至电流表之间回路阻抗过大。首先判断电动机是否空载?如皮带传动的只要看下是否有皮带就知,如
-
220伏交流电,零线带有110伏电压是怎么回事?
刚好看到提问者在其他人的回答上的说明这是因为水泥杆内有钢筋,一般金属(铁板)横杆用抱箍固定在水泥杆上,实际上两者之间只有一层薄薄的水泥,在安装紧固时已与水泥杆内钢筋接触。如果一相导线与金属横杆接触,就相当于接地了。那么一相接地后,为什么会造成零线带电呢?如上图L1相接地(红线所示
-
这是什么开关,怎么接?
这是有4个接线端的开关叫三控开关,又叫多控开关,也有叫中途开关的,而平常使用较多有2个接线端的是单控开关,有3个接线端的是双控开关。当需要在甲、乙、丙三地或三地以上控制一盏灯时,就要用到三控开关。要求达到这样的目的:在甲地开灯后,可到乙地或丙地关灯;在乙地开灯后,可到甲地或丙地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