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中的“屋漏痕”在书写过程中如何表现?
屋漏痕、锥画沙等皆是言书法用笔之效果冲击力,另一方面是似乎也隐含了其书写的字当符合自然之道,不可雕琢。
-
现代书法中最受欢迎的是哪类字?
这个问题比较模糊,因人而异。与你所处的圈子有关,我以为唐楷囚于法故不喜欢,钟王的楷书更具性情,但是他们的时代是小楷,不是今天的大楷,所以继承要小心运笔问题。至于其他诸体也喜欢,如篆书犹是甲骨文更有味道(可惜鄙人没找到书写甲骨时的感觉,所以喜欢少写了。),行草书更能表达书法家的心境
-
弘一法师的艺术成就有多高?
弘一法师就他那么高!吾侪无法入其藩篱。只有仰望。南么阿弥陀佛
-
书法作品一定要写在宣纸上吗?
那摩崖石刻碑刻汉简帛书呢?甲骨文钟鼎文呢?古代好像没有宣纸的,对不?
-
王铎书法真的就能超越王羲之吗?
我就想问问王羲之的风格是什么样子的?稍有共同风格的是(十七帖),据说其跨度二十五六年,如果仔细究研,其每一帖皆各有特点,不尽相同,然后相较于王羲之其他帖每每各具风采。这就是王羲之,王羲之尽在路上。王铎却不是,风格明显不用多说了。我以为风格即顶峰,顶峰即囚牢,自我安慰而已。事实上超
-
为什么有些书法大师的字明明很丑,还有人捧?
<宁丑毋媚>傅青主力昌之,何丑之有?所谓丑是什么意思?所以必须考量具体情况才可论之。笼而统之不好论述。献丑啦,附带卖拍下。
-
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继续临帖对自己还会有什么帮助?
吾以为书法风格的形成,于书法家而言,或谓幸事或曰悲哀也。所谓幸事者可谓书家有了自己的文化符号,有了自己的特征,使人一见就知此书是某某人的大作,可作鉴定参考;然曰悲哀者也可以说此书家再难进步有大的发展,或曰有馆阁体之嫌。所以书法要进步就要不断学习不断临习新帖再开新面目。
-
王羲之作为书法之圣,有人比王羲之书法水平更高的吗(或者有没有比较接近其水平的)?
欣赏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王羲之的书法少了雄浑壮美之气。所以嘛颜鲁公有将军气,颜鲁公虽不是将军却有将军气,王右军虽是右将军却无将军气,或谓时代使然。
-
如果书法艺术实践水平低,理论水平必然低吗?
不一定,也许是个非行动派,实践少,思考多。所以理论高。
-
你最喜欢中国哪个朝代的艺术?
当代的。以前的,没现在的思想丰富,以前的只是符合遗老心态。
-
书法中怎么找一个字的重心,重心在一篇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每个字都有主笔的,是字势之关捩。
-
这样的字算艺术流还是算丑书?
所谓笔软奇怪生焉,然奇怪者何也?妙者乎?奇者乎?或怪也?或曰奇怪者异于常也。故不常即奇耶?既奇便常人不识哉?怪哉怪哉,不怪也。怪乎?或世以奇为尚,不奇不怪不足以开世开新者乎?怪哉乎?时也世也势也。
-
为什么感觉艺术抄袭的现象,经常发生?
抄袭不会是指临帖吧?(应该有笑声)现在的抄袭已经显现在多行业里,容易得益,少投资大回报吧?不是有通过电脑用某个知名书体或书家之字编辑唐宋诗词,有的人依样葫芦也照样获得好评如潮吗?或者就精炼几个字几个常用词句诗句,到处贩卖换取名利,有做的有买的,此不是市场吗?有买有卖的,多好啊?!
-
原老昆明艺术剧院旁的上海面馆现在昆明哪里有?
原来你也在这儿在这儿,寻找原来也许就是路过此刻剧院关门了只能这样(没戏了,你不也没了去了远方吗)原来的那个味都淡了没了戏也没了剧院也没了说没了就没了没戏剧院演什么呢剧院就演酒宴剧院上酒宴来啦这天啊多好多色的天天是好日子演着沿着原来的剧院演的剧本继续努力……原来你也在原来里口占博君
-
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书法是文化的产物,真正适合学习书法的年龄是多大呢?
对于学习书法,古人是不存在年龄问题的,只是现在人有此一问,个人愚见。不存在年龄限制。只要喜欢爱好,什么时候都是最佳年龄。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现在各地的书法培训机构很多,关键是愿意学习。
-
书法的法度和个性是怎样的关系?
书法的法度是技术手段,个人喜好是动力方向,二者融合在一起是有机的结合,不会割裂。也即喜好选择你是站在高处还是半山腰,你的见识也随之发生变化 ,悟性高低相应,那么最终你走得远近,达到的高度,有的出神入化,有的就只在门前徘徊,这与你的学识渊博程度技术手段熟练度有关。读、临、比较是非常
-
解密西安丹青易考是如何帮助艺术学子实现大学梦想的?
不清楚。不可妄言。感谢朋友邀请
-
宗教是否是文化,是谁的文化?
假如没了人,人不存在了。还有什么?
-
很多书法大师的字都特别抽象,感觉像乱画,有人说是不会欣赏,我该怎么提高鉴赏水平?
书法有法,不仅仅是笔法,还有字法,墨法以及章法。没学的人确实会出现像画符特抽象的感觉。尤其草书更加抽象了。喜欢的就多通过网络读读看看,时间长了就明白怎么回事了。附拙作
-
有人说中国书法没有像绘画一样蓬勃发展,你觉得是什么制约了书法的发展?
读书读书再读书,深思慎思再审思。写尽千江万湖水,自可觉悟得机意。欲要开新谋新地,千秋万古学贤圣。直待风霜雨雪寂,他花开罢自发芽。口占以纪之。附拙作几幅,祈盼贤者指点迷津为盼,拜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