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好看的书法会被书法家们说成是俗书?
“好看”是什么?这个词组太宽泛大而空,没有内容。试想:你不论对什么东西要说“好看”时,你是以什么为标准而说这一词呢?纯粹是个人的东西,你不会考虑什么标准,潜意识就来句“好看”,怎么样?“好看”这个词表达自己的思想,你要别人认可你,如何认可呢?所以后边的问题就不说了,自说自话,没有
-
王铎书法真的就能超越王羲之吗?
我就想问问王羲之的风格是什么样子的?稍有共同风格的是(十七帖),据说其跨度二十五六年,如果仔细究研,其每一帖皆各有特点,不尽相同,然后相较于王羲之其他帖每每各具风采。这就是王羲之,王羲之尽在路上。王铎却不是,风格明显不用多说了。我以为风格即顶峰,顶峰即囚牢,自我安慰而已。事实上超
-
王羲之作为书法之圣,有人比王羲之书法水平更高的吗(或者有没有比较接近其水平的)?
欣赏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王羲之的书法少了雄浑壮美之气。所以嘛颜鲁公有将军气,颜鲁公虽不是将军却有将军气,王右军虽是右将军却无将军气,或谓时代使然。
-
王阳明是书圣王羲之的后代吗?
也许很久很久以前,王家——姓王的,天下所有姓王的都一个家的,也许从三皇五帝时能找到根根。这谁说得定呢?就此一问,离他们太遥远了,只能猜了吧?
-
书法的真谛是什么?
这个问题非常好,书法是什么能干什么?书法是书法家的事儿。你认为她能干嘛就干嘛,一切以你为中心。所以个人愚见,书法是汉字的事儿,是书法家用汉字阐述自己灵魂深处之轨迹的事儿。但是书法也有自己的东西——汉字(法)、笔(法)、墨(法)以及章法(灵魂之所显)。故书法就是书法家以毛笔(有法的
-
我怎么总觉得王羲之的字没有王铎的字好看,希望各位指教?
王羲之变法,以妍美为之,没了魏碑风味。且没有真迹,尽是临摹之本,自与王羲之真迹相去较远故只可窥其一斑而已。王铎有雄浑气,且线条变化多端。
-
王羲之的《乐毅论》究竟好在哪里?
现在看到的是“复制”品,多多少少与原作有差异,所以今天只能读读前人的欣赏评论,况且这种文字多少不易理解,抽象理论,要真正理解欣赏只有自己不断提高,达到了一定高度方可读帖言语。
-
《兰亭序》被称天下第一行书,为什么据说王羲之说让他再写一遍也写不出原来的效果了?
书法是一种文化,不仅仅是写字(不是训练的结果),更是书法家的精神或灵魂深处的一种行为,故愚以为“书法是灵魂的轨迹”!所以书法具有书法家自己的思想,具有不可复制粘贴性,虽可以临摹但不会得其神韵(愚以为神韵不可学)。从古今临摹兰亭序的著名书法家的临摹作品看,各具风采,然与冯承素的模本
-
书圣1500年前就否定了的字,当今成了最美的?是审美贫乏吗?还是思想僵化?
这个问题可以说问到书法的根本了,其实,这牵扯出书法是什么?古人的书法,除了草书,其他的基本都是实用性的,没有为了艺术而创造的作品,所以大都是手札书信。书法作为艺术,纯以艺术为目的的书法才登上历史舞台。因此古今书法的审美标准就会出现差异。书圣也是时代的,虽然延续了近千年,这其中也用
-
摘掉“书圣”头衔,真实的王羲之是怎样的?
其实当时王羲之的书法就已经名气很大了。话说东晋有个叫庾翼的家伙,年轻时书法跟王羲之齐名。但是,学书法的人都学王羲之,没学他的。他就特别不忿,说:小儿辈乃厌家鸡,反爱野鹜,皆学逸少书。晋朝人都这么diss别人吗?把别人比作野鸭,自己这个家鸡也好不到哪去啊?苏东坡知道这事以后,还写到
-
王羲之和王献之相比,谁的书法成就高?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古有名训。二王的书法成就到底谁的更高,历来就有争议。这很正常,争议的原因,是由于两人的风格略有差异。又因之人的审美趣味不同,对二王的评价,就有了差异。唐孙过庭的《书谱》中,有对二王的评价。后世的论者,说到二王之时,恐怕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孙过庭的影响。个人觉得,
-
历史上有哪几个人的书法能超过王羲之?
这个问题应该很容易回答。历史上没有谁的书法是超过王羲之的。“书圣”之名,就是业界公论。王羲之之前,暂且不说,在他之后,真正的书法家,没有人自认水平超过王羲之的。当然,当代的江湖书法家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当代非名家之中,有许多自认超过王羲之的。真正的名家,大概都不会这样说。王羲之之
-
山东的历史名人孔子,诸葛亮,王羲之,你最佩服谁?为什么?
如果必须要在这其中三选一,那肯定必选孔子。理由也很简单,孔子是儒家之圣人,中国的文圣人,这是经过时间考验,在封建王朝是作为一个精神象征受到皇帝的礼遇,同时有一个家族千年没有断,那就是孔氏家族。千年来王朝如同城头变幻大王旗一样,但是孔府依旧稳如泰山。孔子不光得到中国人的推崇,他的思
-
怎么看东晋第一才女谢道韫的林下风气,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真的配不上她么?
在时人的眼中,恐怕是这样的,尤其是在谢道韫心目中,丈夫平庸得让她无法忍受。谢道韫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工于诗词,才思敏捷。王凝之呢,除了书法上继承了父亲的某些才华,别的似乎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这就是人们认为王凝之配不上谢道韫的原因。不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就像唐人崇尚自
-
为什么兰亭序没有人喷?
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要喷《兰亭序》必须首先掂量一下自己。《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流传至今不但无人能够超越,而且被国人奉为经典和不可超越的千古一书。要想喷千古一书的《兰亭序》,目前还没有人具备这个实力。那么,为什么兰亭序没有人喷?我的观点如下:首先,哪些作品被人喷?
-
想象:王羲之写兰亭序时身姿是怎样的?是持卷、持板还是伏案?能从字帖上看出痕迹吗?
王羲之《兰亭序》中介绍,这篇序文写于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这一年的阴历三月初三,也就是上巳节这一天,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举行禊礼,祓除不祥和求福。永和四十二人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当时,这四十二人沿着弯弯曲曲的“清流急湍”,行
-
如果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和王羲之的真迹《兰亭集序》拍卖,哪一件更被疯抢?
不管是传国玉玺还是《兰亭集序》,任何一个问世都是将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它们都是属于国宝级别。如果它们同时出现在一场拍卖会上,谁更被疯抢还真不好说。收藏价值传国玉玺代表的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象征着无上的权利,所以它的收藏价值无疑是很高的。传国玉玺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年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