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在轰轰烈烈的郑和下西洋后禁海?
郑和下西洋太烧钱啦!虽说明成祖朱棣得到了万国来朝的美誉,可是实际收益远远低于支出。从会计学的角度来看,这活没法干。
当然了,这事儿搁以后就可以从大局观的角度来考虑了,但明朝那时候,还没啥大局观可言,天底下就一个道理,赔本的买卖不能干!
因此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继位以后,立马叫停了这个项目。郑和带着几万准备下西洋的水手们,只能呆在南京待命。
不过朱高炽只当了10个月的皇帝就驾鹤西去了。他儿子明宣宗朱瞻基是个爷爷迷,特别崇拜自己的爷爷朱棣,因此立马重启了郑和下西洋。
这也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这回郑和带了2.7万多人出发,规模浩大。等这次下西洋的团队回来以后,明宣宗一查账本,脸色顿时铁青,再也没有组织过下西洋的活动。这时候朱瞻基才意识到自己的老爹有多难。
一、朱棣不管账,明朝的账本都在朱高炽手里。都说明成祖朱棣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的确是这样。但问题是,朱棣的雄才大略,主要体现在军事方面。
他能够带兵发动靖难之役,也能够五次北征漠北,一路打到乌兰巴托。可你让他治国,让他管账,对不起,这事儿他可做不到。
术业有专攻,朱棣天生就是个武将,不适合干文人的活。那这些事情总得有人看着吧?完全让大臣们去搞,岂不是乱套了?因此,朱棣就把这个家,留给了他的太子朱高炽。
从靖难之役开始,朱高炽就已经成了朱棣集团的当家人。明朝的政务、财务全都由朱高炽一把抓,因此他老爹可以尽情地到漠北驰骋,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朱棣花钱没有概念。他知道打仗需要花钱,也知道下西洋需要花钱,可具体花多少钱,能不能保证盈利或者收支平衡,这些朱棣可不关心,这是朱高炽该操心的事情。
因此朱棣在位期间,一口气搞了6次郑和下西洋。每次都带着几万人出去,浩浩荡荡的一支船队,吃喝拉撒得花多少钱?200多艘大小船只又得花多少钱去打造和维修?而且在出海期间,经常发生战争,又是一大笔开销。死伤军民累计达到了万人,这些人的抚恤又是一大笔钱。
据统计,每次出去都要花费数十万乃至百万两白银,7次下西洋,一共耗费了600多万两白银。至于所获得的收益,连这个数字的零头都不到。
而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每年全国的财政收入,只有1100万两白银。其中至少有6年都要拿出100万两来支援郑和下西洋。
朱高炽只觉得脑壳疼,所以说电视剧里,朱高炽整天说没钱,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手里的确非常紧张,能努力保持收支平衡就不错了!这就是朱高炽叫停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二、事实证明,下西洋不是一种创收方式。现在开公司的朋友都明白一个道理,之所以开设某个部门,那是因为这个部门会给公司带来收益。公司不养闲人,这是基本原则。
其实明朝也可以算得上是一家超级大公司,这家公司也需要考虑收支问题。什么挣钱搞什么,这是基本策略。
6次下西洋,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这一活动根本不挣钱,而且净赔钱。其实从第一次下西洋以后,大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那为啥朱棣还要连续搞6次呢?主要是因为朱棣好面子。
郑和下西洋很有意思,他们只需要人家给他面子就行,只要沿途的国家给足了郑和团队面子,那郑和给予他们的赏赐便非常丰厚。
那些不给郑和团队面子的国家,对不起,那就只能动手了。关键是,动手以后,郑和也不把这个国家占为己有,打下来以后,只是惩处了首犯,依旧对当地人乐呵呵的。你说有意思吗?这不纯粹是出力不讨好吗?
几次一搞,沿途的国家可就都摸清楚明成祖朱棣的意图了,朱棣就是派人出来耀武扬威的,不仅不会占领他们的地盘,只要他们乖巧一些,还能得到丰厚的赏赐。
因此那些小国家,没事儿就派使臣到明朝去朝见,朱棣一高兴,大手一挥,就让朱高炽给他们丰厚的赏赐。天朝大国嘛,就应该有这样的气势。
这可把朱高炽给搞怕了,这些使臣很明显是来大明朝创收的,而且基本不需要任何成本。好家伙,还不如做生意来得实在呢!
所以说,朱瞻基搞了一次以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虽然崇拜朱棣,但他并没有朱棣那么要面子,郑和死后,朱瞻基就再也没搞过下西洋的活动了。
三、下西洋和海禁没有必然关系。很多读过一些史料的朋友,肯定会觉得奇怪,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不是颁布了禁海令了吗?要求寸板不能下海,为啥郑和还能7次下西洋呢?
其实这完全不矛盾,因为老朱的海禁,只是禁止民间的船只下海而已。主要是防止沿海地区和方国珍、张士诚的余部还有勾结。
官方出海,老朱是不可能禁止的。谁还能用政策帮助自己的两只手呢?所以说朱棣时期的郑和下西洋,不算违背老朱的海禁。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目前学者们有这么几个观点:
- 第一,寻找建文帝。朱棣再怎么说,也是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他心里不踏实啊!听说朱允炆远渡重洋了,因此他打算通过郑和下西洋去找一找朱允炆。
- 第二,防止张士诚旧部与倭寇勾结。朱元璋取得江山以后,方国珍、张士诚虽然被抓了,可他们的不少部下逃到了海上,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如果他们和倭寇勾结,那对大明朝的威胁是非常大的。
- 第三,耀武扬威。朱棣是个好大喜功的皇帝,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威武能够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他也想要恢复当年唐太宗时期万国来朝的盛况。毕竟他和唐太宗一样,得国不正,得靠一些手段才能粉饰太平。
不管出于哪种目的,总之郑和下西洋和海禁之间是没有必然矛盾的。甚至可以说没什么关系。
总结:郑和下西洋也有很多积极意义。比如说增强了明朝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这些东西如果能延续下去,那对世界来说将是巨大的冲击。因为在郑和下西洋停摆后没多久,西班牙、葡萄牙的船队,就开始在全世界打家劫舍了。
虽说海禁让民间的国际贸易停摆了,可官方的贸易从来没有中断过。因此郑和下西洋,也有利于促进明朝的国际贸易。同时大量国际上的新技术也能够顺利地传入明朝。
当然了,继续搞是没钱搞了,除了在经济上有更多好处,否则这事儿肯定是永久停摆了。总不能一直拿明朝百姓的血汗钱,去满足君主那点面子吧?
明朝为什么在轰轰烈烈的郑和下西洋后禁海?
一、引言
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通常情况下,一定有其必然的逻辑关系。
要想弄明白郑和之后明朝再没有“下西洋”,反而下达“禁海”命令,首先要弄明白永乐年间为什么“下西洋”。
二、过程分析
1、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作为明王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是怎样发生的呢?
分析重大事情,一般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二是事件发生需具备哪些前提条件?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目前比较主流的说法有以下三点:①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建文元年到四年,也就是1399-1402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最后攻下国都应天(今南京),建文帝朱允炆火烧皇宫,不知所踪。永乐元年,也就是1403年,朱棣登基,不管朱棣怎么说,他这个皇帝是抢的朱允炆的,朱允炆一天找不到,他这个皇座坐的就一天也不踏实。有传言称建文帝亡命海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含有寻找建文帝的用意。
针对这种说法,有人支持,也有人质疑,我认为,寻找建文帝只能说是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顺手而为的事,绝不是下西洋的主要原因。
②宣扬大明国威,建立朝贡体系
威服四海,万国朝邦,是中国历史的老传统。但凡强盛的朝代,必定会有这样的举动。
汉朝时,多次派人出使西域,最终将西域诸国纳入中国的朝贡体系,成就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
唐朝时,大唐国威扬名海外,众多番邦来中国朝拜,多国景仰华夏文明,派遣唐使来朝。
我们一向都很自负,天朝上国,物产丰盛,以德服人,万国景仰。永乐年间,经过朱元璋同志三十余年的励精图治,华夏大地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和发展。永乐大帝抱负远大,太平盛世,总想干点什么。恢复汉唐时期的朝贡体系,甚至超过汉唐,将更多的国家纳入天朝体系成为他的目标。在陆上,汉唐已将西域探明,此时,向未知的海上进发,成为永乐大帝的理想。
雄才大略的永乐大帝开创属于自己的天朝朝贡体系,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的目的。
③开展对外贸易,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稳定的国内环境,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江南手工业、工商业的极大发展,沿海一些大都市也发展的十分繁荣。宋、元以来,我国海外贸易就很发达,对外移民也很多。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受到西洋诸国的欢迎,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而中国对不能自行生产的香料等物,也有较大的需求。在此时,发展海外交通和海外的贸易已经是十分迫切的事。海外贸易就像是一块巨大的肥肉,永乐年间组织国家级的商贸船队,将巨额的利润掌握在了国家手中。--“又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毕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矣裕。”
正是由于丰厚的利润支撑,永乐年间,郑和六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非洲各国家的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往,促进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郑和下西洋“的必要条件下西洋能够成功,光有动力是不行的,还需具备几项重要资源:
①出色的领导者-郑和
郑和,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原名马三保,祖籍云南,回族,自小对航海有浓厚兴趣。11岁开始随明军南征北战,后遇到朱棣,成为贴身侍卫,进而成为其亲信,在之后的靖难之役中,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并立下大功。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登基,封马三保为内官监太监,当时,这已是内官的最高官职,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又给予他更大的荣耀,赐姓郑,之后便以”郑和“之名光耀历史。
皇帝亲信、久经战场考验的军事指挥才能、丰富的航海知识、坚毅顽强性格、兼涉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背景使郑和成为下西洋的不二人选。
②高超的造船及航海技术
在郑和下西洋前,中国造船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郑和乘坐的宝船“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即最大的船长超过140米,有四层楼高,船上装有火炮和火枪,是当时名符其实的”航空母舰“。这们规模的舰队对海盗也是一种极大的威慑力量,永乐年间,从没听说过什么海盗猖獗。
明朝时航海技术也领先全球,根据《郑和航海图》记载,”海道针经”结合“过洋牵星术”(天文导航),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郑和的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白天用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旗语。夜晚则用灯笼及铜锣、喇叭和螺号用于通讯联系。这些技术及人才,保障了“下西洋”活动能够成功进行。
③雄才大略的君主-朱棣
雄才大略的朱棣支持是郑和下西洋的关键,朱棣一死,下西洋便戛然而止,可见君王在“下西洋”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性。
④雄厚的国力
无论是宝船的建设,还是船上几万人的给养,没钱什么事也干不成,如果没有永乐时期雄厚的国力支撑,组成庞大舰队下西洋是根本不可能达成的。
2、明朝后期为什么实施“海禁”
了解了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能够成功,有助于我们分析郑和之后明朝为什么停止大规模的远洋活动,甚至实施“海禁”
“下西洋”的目的方面①经过二十余年的统治,朱棣的皇权已相当稳固,建文帝已不可能对朱棣产生任何威胁;
②经过七次远航,海上众国的朝贡体系已建立,无需多次联络;
③组建国家级商队开展对外贸易,虽然获得了超额利润,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但是也极大影响了沿海区域私人船队的利益。
当时,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文官集团已逐步掌握了国家的大部分权力,他们中间的许多人,都属于商业资产家庭出身。特别是部分代表着沿海地区私人商船的言官,对“下西洋”活动大肆攻击,丑化“下西洋”活动,将其说得一无是处。
后期的明朝皇帝处在文官集团包围中,在日积月累、经年不断的虚假言论轰炸之下,就真相信下西洋劳民伤财,有害无益。
而真实情况是,“下西洋”终止后,私人海外贸易活动急剧增加,而且因为明政府所谓的“海禁法令”,国家根本不征税。原先归国家所有的巨额贸易利润完全流入私人腰包当中。
《海澄县志》记载:“正德间,豪民私造巨舶,扬帆他国,以与夷市。久之,诱寇内讧,有司法绳不能止。”
这种情况下,大量海盗产生几乎是必然,他们抢劫杀人无所不为,并且在雄厚的资金支持下组织武装。
而海盗的猖獗,也让文官集团利用,反过来继续推行”禁海令“,但命令却根本得不到落实。
”下西洋“的必要条件方面①郑和之后虽无郑和,但是要找出既有航海经验,又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估计不难。
②航海技术不会荒废,但是造船的技术,尤其是造大船的技术如果长时间不用,则可能会失传,即使现在,好像也无法完全复制郑和当年乘坐的宝船。
③雄才大略的君王方面,虽然朱棣之后的仁宗、宣宗都属明主,但与朱棣相比要逊色许多,他们大多已经没有了先辈的远大志向,虽然偶有君王提起“下西洋”,但是被下边大臣一反对,也就不再提了。
④国力方面,”仁宣之治“时期,国力尚可,但是“明英宗”时期,经过”土木堡之变“,大明国力受损,国土不断收缩,对一些海上的朝贡国家也不再那么强势,自然更不会提被文官集团百般丑化的”下西洋“活动了。
三、总结
郑和之后,明王朝再无”下西洋“活动,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关键是皇帝没有了争雄的决心。
实施”海禁“命令,更是文官集团绑架皇权的结果,其目的就是与国家争夺海外贸易的巨额红利。
明朝为什么在轰轰烈烈的郑和下西洋后禁海?
利益分配不均呗,都是郑和下西洋是赔本赚吆喝,其实不然,我看过一篇考据文章,郑和下西洋其实是赚钱的,而且是赚了大钱的。只是这些钱都进了朱老四的腰包,国库一文都没得到,而出海的货物却是以赋税的名义从民间征收的,这就相当于朝廷出本钱给朱老四出去做生意,结果赚的钱不没给朝廷分,连本钱都没还,朝廷那帮人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一直上当。
明朝为什么在轰轰烈烈的郑和下西洋后禁海?
郑和下西洋
向海洋要资源、要财富是当代人的共识,可以说没有15世纪末到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也就没有欧洲在近代的崛起和强势地位,英国、法国、德国等强国的发展都离不开海洋。其实早在欧洲人向海洋探索的数十年前,明朝郑和船队就七下西洋,扬威列国,让中国人的脚步迈向海洋。但这场中国版的“大航海”却在高潮时戛然而止,郑和船队在无数明朝大臣的阻挠下被解散,那么郑和下西洋动了谁的“奶酪”?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人进行海外贸易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商周时就萌芽了。到了南宋时期,因为偏安南方、国土狭小、陆上贸易线路断绝等原因,不得不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万余里海岸线上兴起了一大批贸易港口,依靠海贸南宋经济总量占当时世界的60%,经济极端发达,远洋商船队航行于世界各地。靠海吃饭是南宋很多人的常识,就连宋高宗赵构都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
元末明初,天下大乱,大量海商支持张士诚、方国珍等人和朱元璋争夺天下,商人展现出的雄厚实力让朱元璋对海上贸易产生了忌惮,再加上倭寇侵扰等因素,明太祖朱元璋从建国一开始就设立了严格的海禁政策,要求“片板不得下海”,到了1374年(洪武七年)更是将泉州、明州、广州三地市舶司全部撤销,自此明朝正规的对外贸易断绝。
朱元璋剧照
《资本论》中有一句话“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明太祖朱元璋的海禁政策阻挡不了人追求利益的决心,反而将海贸的主导权拱手让人,明朝走私盛行。
朱元璋贬抑商人,对商人的权利地位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因此明朝能发展起来的大商人都不是普通人,背后都有权贵官僚、地主士绅背景,明朝的海禁对背景雄厚的大商人是无效的。另外东南沿海大批人世代依海而生、靠海养家,海禁之下没了工作,也无力对抗朝廷规定,干脆就出走海外,既是海商又是海盗,形成了一批武装走私集团。走私集团和有背景的商人内外勾结,从海外贸易中获取暴利,势力不断壮大;而明朝政府却因为海禁自废武功,缺乏有战斗力的水军,难以禁绝走私,“海禁”形同虚设。
朱棣剧照
对于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众说纷纭,宣扬国威、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获取海外朝贡等等,但郑和船队的出现确实是让明朝皇帝手中第一次掌握了一支不论是规模,还是战斗力都冠绝世界的海军力量。皇帝对于海洋的掌控力增强了,明朝那些大商人和武装走私集团就尴尬了,“海禁”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国策,违反禁令抓到就可以杀头,郑和船队的存在让海洋也不是法外之地。
比如明初的大海盗陈祖义,洪武年间入海为盗,鼎盛时期麾下战船百艘,袭击明朝沿海城镇、杀戮明朝使臣等等,甚至在三佛齐自立为王,让明朝颜面尽丧。朱元璋悬赏50万两白银捉拿此人,朱棣时赏金更是涨到750万两,但手中没有海军,皇帝生气都没用,而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把陈祖义势力消灭了,大明威震海外。
郑和下西洋
除了走私难度加大之外,郑和船队还抢了大海商们的生意。郑和船队规模庞大,虽然不以贸易为首要目的,但船队的载货量是任何商团都难以匹敌的,整个船队和沿线国家展开贸易,实际上是抢了其他人的市场。而且郑和船队从商品采购到销售,完全由内廷宦官一手包办,利润全归皇帝,背景再厉害的商人也难以插手,断人财路就是最大的仇,更何况是涉及到上千万两白银的诱人利益,郑和下西洋能不招人恨么?
整个明朝南方文风鼎盛,洪武年间南方籍进士占总数的71%,永乐年间更是达到了83%,朝堂政务由南方出身的官员把持,而海贸走私牵扯最深的偏偏就是南方的豪强士绅。这帮官员或为了自家利益、或因为乡党请托,纷纷上书抨击“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找各种理由去推动皇帝废除郑和船队。明成祖朱棣是个见多识广,很有主见的皇帝,自然不会受到朝臣摆布;但之后的明仁宗朱高炽就被文臣忽悠傻了,1424年刚继位就宣布停止下西洋,将郑和闲置;1430年,明宣宗朱瞻基派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这也是郑和船队最后的辉煌,郑和在航行途中去世。明朝政府下西洋没了带头人,迅速没落,船队解散,船厂空置,纵横海洋的宝船也只能慢慢腐朽衰败,海上走私再次猖獗。
郑和船队想象图
明英宗、明宪宗时期有过多次再开下西洋的争论,但都因为朝堂上阻力太大以及郑和留下的海图档案离奇丢失而未能如愿,明朝长期陷入了有海无防的境地,朝廷基本丧失了从海洋获取财富的能力。明穆宗时期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进行海外贸易,还开放月港,设立督饷馆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但因为朝廷手中没有了强力的海军,不能有力的查处走私行为,那些有背景的大商人是不会纳税的。
据估计,从万历元年到崇祯十七年的72年间,约有3.53亿两到5亿两白银通过海上贸易流入中国,但大都流入了官僚权贵、地主士绅手中,而这帮人是从来不纳税的,明王朝也缺乏强制让这些人纳税的手段。虽然有张居正改革续命,但明王朝最终陷入了财政枯竭、无力解决天灾人祸的境地,崇祯皇帝朱由检更是向富得流油的朝臣们借钱都借不到,不得不让人唏嘘。
明朝为什么在轰轰烈烈的郑和下西洋后禁海?
明朝的海禁,是朱元璋定下来的一条基本国策,直到明穆宗时,才慢慢取消,跟郑和下西洋没有关系。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登基不到一个月,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就上书:“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明穆宗很快批准了这一建议,放开了东西二洋的海禁,开始允许民间进行海上贸易往来。
不过,由于跟日本倭寇之间的深仇大恨,此时大明朝对日本的海禁,仍然没有解除。不过即使这样,这次取消海禁仍然意义重大,史称隆庆开关。有人说这次解禁开关是大明王朝走向没落的起点,这种说法是把解禁开关妖魔化了,没有看到解禁开放的好处。
隆庆开关指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
这明朝的海禁,从朱元璋时就已经开始实施了,这跟朱元璋最初构想的与海外十五国友好相处的思想有关,即所谓“不征国”思想。
朱元璋曾经下令,子孙后代皆不得征伐四海诸夷。在朱元璋看来,这四方诸夷,偏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跟他们打打杀杀属于空耗国力,更是不吉利的。因此他对待这海外小国,是一种十足的瞧不起。
后来,日本倭寇屡次侵扰大明海境,朱元璋就推行了一项影响深远的“海禁”政策。这项政策一直到明朝中叶以后的隆庆初年,才逐渐被废除。
也就是说,这大明朝的海禁,是自王朝建立时起,就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了。
也就是说,这郑和下不下西洋,跟大明朝的海禁没有关系。
明成祖朱棣搞出来的官方的下西洋,本质上是统治阶级之间进行的换贡,说白了就是统治者之间的高层互动。只不过满足了统治者的好奇心,并没有对经济贸易有什么大的帮助,可以说是空耗国力的行为。看看历史记载,明确说到仍“禁民间海船”,严令“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
郑和下西洋,代表的是大明政府与海外诸国高层之间的往来,他们互通有无,郑和带去了一些中国特产,如丝绸,茶叶。郑和带回来的,主要是一些海外观赏品和奢侈品,如象牙,琉璃。
《明史•郑和传》记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
再多说几句,我们看到,大明王朝所谓的“海禁”,禁的是民间的海上往来,禁的是民间海上贸易。而没有禁止官方行动,这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明朝为什么在轰轰烈烈的郑和下西洋后禁海?
明朝为什么在轰轰烈烈的郑和下西洋后禁海?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下西洋的目的已经达到,无需再耗费钱财。郑和七下西洋目的有二,其一是为了扬明朝的威严,让海外的各国了解到明朝势力的强大,换取以后各朝代的进贡往来;其二,是想肃清海上的盗贼,因此郑和每次出海都会携带大量的火箭炮、装备完好的士兵,以备不时之需。七次明朝航队远航,带回来的贡品一次比一次多,证明明朝的声誉已经足够让西洋各国膜拜了;因为大型船队的出海,海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侵扰我国沿海地区的居民。既然目的都已经达到,是时候停止远航了。
当时朱棣在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决议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毕竟这可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花费巨大不说,短期内也不会有很高的效益。再者,《永乐大典》还在修撰中,明朝就算再富庶也面临了严重的财政赤字。下西洋的目的完成之后,断不能再浪费民脂民膏了。
二、郑和七下西洋导致沿海地区商贸过于发达,让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受到威胁。我国古代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以农为本的治理方针千年之中未曾变过,但是这种思想的负面就是特别歧视从商者,因为他们没有付出足够的劳作,只知道一味地倒买倒卖。郑和下西洋打通了沿海的贸易渠道,为沿海地区的民众开辟了贸易新取向。一方面,沿海贸易发达造成每年的农业产物很少,上缴粮食远远小于之前;另一方面,劳动力发生了大量流失,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很多沿海居民发生了移民。当明朝政府在获悉沿海居民的具体情况之后,不得不考虑逐渐勒令暂停下西洋,并且实施海禁。
【关注笑看风云在际,了解更多古今史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