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有些人不相信三国时期陈寿所写《三国志》?还拿《三国演义》反驳?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是两个范畴的书,一个是史书,一个是小说。小说可以虚构,史书必须严谨。之所以造成题主说的这个问题,主要是下面的几方面造成的。一、两者的受众也不同,《三国演义》的受众是各界人士,尤其到了清朝时,被奉为兵书,看的人就更多了。而《三国志》的受众是研究历史的爱好者,
-
《三国志》为何极力贬低姜维?姜维的实力究竟如何?
纵观《三国志》,对姜维并没有贬低,反而是抬高他了。在《三国志姜维传》结尾总结,对姜维的评价是: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於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这个评价是对姜维的客观评价。而在《三国志》中,把姜维和蒋琬、费祎合传,
-
陈寿《三国志》可信度高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全书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是目前研究三国历史可信度最高的史料。《三国志》是私人修史,而并非官方编著,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
-
三国时期司马懿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为何《三国志》中没有司马懿传?
历史上的司马懿是个特别能熬,特别能忍的人。他一生熬死了,所有比他更牛的人,熬死了曹操,熬死了刘备。当然,这两个人和他不是一个辈分的,刘备比他大18岁,曹操比他大24岁,都是爸爸级别的人物。不过他后来又熬死了,比他只小两岁的诸葛亮,比他小上很多的曹睿,这才让他登上了当时的天下第一人
-
三国志,魏延是怎么样死的,是不是马岱斩的?
魏延,字文长,?~234年,义阳平氏(今河南省桐柏县人)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魏延升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魏延战功显赫,被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挡一面的大将,镇守汉中10年。刘备继位后,拜镇北将军。刘备去世后,魏延随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
-
为何三国演义影响力能这么大,老百姓拿演义当历史都超过三国志?
很简单,《三国演义》虽有夸大成分在内,但是里面一个个人、事、物是鲜活的,正是这种鲜活,才让人们看着“爽”,看着“得劲儿”!所谓演义演义,是小说体裁之一。演义是指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种通俗的长篇小说。说白了,演义是作者根据史实由一定逻辑性假设出来的事件。演义类小
-
历史上真有蔡文姬这个人吗?
蔡文姬的真伪如今应该还是个迷,但个人偏向有。《三国志》这本史书在历史上算是比较客观、真实的,虽然它记录的历史太过于简略,但这也使得它记录的都是很官方,真实性较高,都是历经考证的,虚假成分很少,不考证的陈寿不会把其写入进《三国志》的。而蔡文姬的名气很大,“文姬归汉”故事更是深入人心
-
《三国志》作者陈寿的恩师,为何被人骂做是卖国贼?
陈寿的老师谯周,乃蜀汉政权的光禄大夫。邓艾兵围成都之时,蜀汉政权一片大乱。有人主张投靠东吴,有人主张南逃。谯周力排众议,主张向曹魏投降,并最终获得了刘禅的认同。就这样蜀汉政权灭亡了,所以后人说,蜀汉是被谯周“说”亡的,他就是个“卖国贼”!谯周是个“卖国贼”以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
-
陈寿的《三国志》为什么对诸葛亮评价不高?
《三国志》是正史,比较公正的《三国演义》是小说,通过民间演义,诸葛亮被神话了很多的
-
《三国志11》游戏里的高顺为什么和陈宫相互厌恶?这样的吕布势力好用吗?
陈宫和高顺,吕布手下的两个人才,确实不太对付。不光是《三国志11》中,在正史中,他俩确有不和的痕迹可循。△吕布陈宫与高顺不和:一点依据、两点推测·一点依据《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曰:布妻谓曰:“将军自出断曹公粮道是也。宫、顺素不和,将军一出,宫、顺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
-
诛杀宦官后胜利的果实为什么被董卓摘得?袁绍在干什么呢?
十常侍作乱,杀掉了大将军何进。如果只是十个宦官的话,大家觉得能够办成这件事吗?事实上,宦官手里掌握着一定的军权。当然了,十常侍手里的军权,远不及大将军何进手里的西园军,所以他们要想自保,那就得骗何进入宫,随后再实行他们的计划。那个时候,袁绍远没有董卓的实战能力强。袁绍一直都是何进
-
蜀臣陈寿《三国志》记载关羽偷袭孙权湘关盗取粮草是否注定蜀汉先亡?
导语:关羽夺取湘关的粮草,这件事发生的时间点非常重要。我们在关羽传里看不到这件事,在吴主传中也看不到这件事,只有吕蒙传里面有相关的记载。如果这件事非常重要而且促成了孙权集团偷袭荆州,那么我觉得至少应该要在两大主人公的传里提及这件事。很可惜的是并没有,这就足以说明,这件事或许发生过
-
《反三国志演义》是一本什么书?为什么会有这本书?
《反三国演义》又叫《反三国志》,是一部为三国翻案的小说。这本小说有着明显的个人倾向,拥刘反曹抑孙,最后蜀汉一统天下。《三国演义》以《三国志》为历史背景,三分虚构,七分历史,脉络是符合史实的。《反三国演义》则不同,架空了历史,从徐庶进曹营开始书写,完全改写了《三国演义》,蜀汉谋士名
-
吕布连孙坚都打不赢,为什么还能被称为三国第一武将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吕布类似于今天的特种部队大队长,或者是中央警卫团团长的角色。吕布不管流亡到哪里,手下都有一批精锐的骑兵。在当年,没有马镫的时代,骑兵主要靠骑射和下马作战。无论是骑射还是下马格斗,都是很难练习的,属于高难度格斗。而吕布有这样精锐的手下,自然是很了不起的。就同等数
-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说赵云只是个保镖呢。明明《三国志》赵云有官职变迁,也不知道赵云是个保镖这话怎么传出来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主要是三国演义的渲染,搞的赵云好像就是阿斗的保姆一样。实际上,赵云在公孙瓒麾下,就是骑兵将领。在当年,骑兵是全军精锐军种,类似于今天的装甲兵。而公孙瓒又是依靠骑兵起家的部队,可见赵云的地位还是很重要的。后来赵云见公孙瓒刚愎自用、才能有限,知道他绝非袁绍对手,
-
为什么《三国志》11、13中晋阳是座空城?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萨沙第9959条回答。这并不稀奇。《三国志》毕竟只是一个游戏,考证不可能像专业史书那么精细。三国时期的并州,包括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大体是内蒙古河套、山西太原、大同和河北保定一带地区。东汉时,并州才开始设置晋阳(今太原市
-
经典街机游戏《三国志》五关场景中,出现的敌兵到底是干什么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不要小瞧街机游戏《三国志》,日本人也是下了很大心思的。这个游戏的关卡是这样:第一关、第二关:火烧博望坡BOSS分别是李典和夏侯惇。这两关是《三国演义》中,火烧博望坡的故事。刘备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利用诸葛亮的计策,通过火攻击败了曹操的两个大将。第三关:火烧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