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反对在人民币上写名字,孩子被退学,你怎么看?
这本是一件小事,太上纲上线把事情闹大就没意思了。人的冲突,来源于观点的不一致,如果能对对方的立场和现实情况有所了解,并给予一定的同情,事情就不会闹大了。首先说,在钞票上写字确实违法。但站在学校的立场上,这确实是一个既能尽快交费,节省家长时间,又避免收到假币引起损失的变通方法。这种
-
四岁熊孩子把二岁小孩头朝下推下滑梯被两岁孩子的爸爸踹两脚,你们怎么看?
这件事情的当事人共有四位,分别是两个小孩两个家长,除了那个被推的两岁小孩之外,其余三人的做法都有不妥之处。也都有值得别人同情的地方。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场上仅仅指责另一方,都是不公正的。先说推人的四岁小男孩,你可以说他是熊孩子,却不能说他是个坏孩子,三四岁的小孩,是没有理性判断能力的
-
如何看待天津一群中学生因语文期末考试题“攻陷”毕飞宇微博这件事?
又是因一道考试题引发的讨论。天津的一所高中在期末考试的语文试卷上,老师出了一道阅读题,内容是毕飞宇作品《苏北少年唐吉诃德》中《大地》章的一段。题目是:有人说:“毕飞宇的作品大都扎根在民间和大地。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醒目的厚重感”。此文的“厚重感”体现在何处?这当然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
-
老师越来越不受尊重的原因是不是因为穷?
老师越来越不受尊重的原因,与收入低有点关系。但不是主要的。我觉得,老师地位的降低是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其实现在觉得地位降低的不仅仅是老师,还有其它社会阶层。比如公务员,以前的公务员可以多么威风,现在都要低调了。比如清洁工,干最苦的工作,拿最低的工资。不过,相比较而言,教师受尊重程
-
为什么只严禁教师补课,而不去取消满大街都是的补课培训机构呢?
教育部在2015年下发了一个文件《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要看一看文件就很明白了。 教育部为什么会发这样一个文件?很显然,中小学生面临的越来越厉害的有偿补课风,使得许多家庭的教育开支大副上升,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成为很重的负担。而在我国,中小
-
你如何看待《哥哥姐姐们,请你们不要再来支教了》?你赞同吗,为什么?
大学生支教是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毕业前的实习时间,到贫困地区支援教育的行为。或者是应界毕业大学生直接参加国家支持贫困地区教育计划,去这些地区支援教育的行为。国家的政策对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大学生们的涌跃参与,为贫困地区教育打开了一扇窗户。通过这些支教的大学生们,
-
上海一所小学三年级期末考试的一道数学题在朋友圈火了一把,对此你怎么看?
这道火了一把的题目是这样的: 乐器店进了九把小提琴,共花了3600元,售价合理的是( )。A 498元/把 B 400把/元 C 498把/元 D 400元/把 这本来是一道很平常的数学题,我记得自己上小学的时候也做过类似的题目。本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可是,被学生家长们晒到朋友圈
-
上初一的女儿,在班上被老师要求全班同学不允许和她玩,如果你是家长该怎么做?
这几天刚看过一个贴子,《老师的厕所困境》,看完之后,深有同感,自己虽然不是老师,因家有学生,对老师的情况既有所闻,又有所感。现在当个老师真是太不易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现在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是分不开的。一是社会对老师的尊重程度下降了。这与现代家长受教育程度提高有关。老师不再是知
-
读曾国藩家书,里面多次提到“小学、训诂”具体都是哪些书籍?
古代的所谓“小学”与现在所说的小学是完全不一样,风马牛不相及的。现代的小学,就不必说了。古代的“小学”与现代一样的是,他也是与“大学”相对而言的。当然,古代的大学,与现在的大学与是不一样的。古代的“小学”指的是音韵、训诂两门学问,称之为小学。说的明白一点,大概类似于现在的文字学。
-
子曰"君子不器",这次天津高考作文也考关于"器"的,你认为有何不同?
谢邀。关于“君子不器”,记得之前曾在头条讨论过这个话题。现在又提起这个话题,还需要把《论语》中孔子关于“君子不器”的意思再重复一下。明白了孔子的意思,才可以和今天高考题 目相对比。君子不器的意思是说,君子之德,应该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简而言之是说,君子应该具有全方位的才能和见识。但
-
我们县的重点高中这一届不能带手机,很多人都因为这个原因改报了普通高中,你怎么看待?
学校不让带手机,这是很平常的事情。做为学生的家长,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决不能说学校这样的规定是恶意的。他们的初衷,肯定是为了学生好。现在不光是孩子,就是大多数家长也知道,玩手机是会上瘾的。就像以前的电脑上瘾一样。笔者自己年界知命,每天看手机的时候,都有好几个小时。中学生自制力差,
-
针对班主任与家长互怼:没收手机都不允许,这学生我不管了!这个事情你怎么看呢?
信息时代的教育,与之前的传统教育有很多不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我们带来了极大便利,比如,家长群的存在,为家校沟通,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节省了很多社会成本。但他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新问题。如果不正视这时问题,并合理的解决。它教育带来的可能是负面
-
湖南沅江被杀老师女儿说“他杀了我爸爸,我不恨他”被强烈谴责,你怎么看?
关于湖南沅江学生杀师这个人间惨剧的报道,我早就看到了。这么多天来一直没有吭声,是确实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一个高中生,居然在父亲被杀之后面对杀父仇人说:“他杀了我爸爸,我不恨他。”这话让我听了产生了一种痛切心肺的寒意。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如果我是她的亲人,定会一巴掌打过去,岂止是遣责
-
孩子高一打算练书法作为高考特长,可以增加竞争优势吗?
谢邀。高考特长应该是可以加分的吧?具体规定我不太了解。记得自己小孩在高中的时候,也上过艺术辅导班。她当时学的是画画。是她自己的选择,因为没有过多干涉,所以记不太清了。如果是高考规定环节,那就没什么说的。该学就学行了。仅就学书法而言,从什么时间开始学,都是可以的。仅就学书法而言,从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表达的是什么深意?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王勃《滕王阁序》里的句子。意思很简单。就是感叹命运不济,怀才不遇。欲求标准答案的,此处已经给出,以下所说,皆是闲聊。不做无益之事,无以遣有涯之生。这句话原文前后句是这样的。“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
-
杭州女生6年花200万留学,回国工作被开2000元底薪,海归真的不“值钱”了吗?
这个问题,不用专业人士都可以回答,而且答案是肯定的。与改革开放之初或是十多年前相比,海归真的不那么值钱了。这个事实是大家都能看到听到的,不必通过多么专业的论证才能得出结论。海归为什么不值钱了?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国内大不的质量提高了,海归的竞争力相对下降。二是出国留学人员的素质相对
-
怎样解读《感谢贫穷》才是正确的?
王心仪这篇《感谢贫穷》的文章,我也看了。一个寒门学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是应该获得大家祝福的,这篇文章写的也很好,她以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叙述了自己平凡的生活,以及在平凡的生活中,努过艰苦努力,使自己获得健康成长的过程。文章的大部分内容,写的是母爱,母亲
-
教师不能让学生罚站,抄写课文也属于变相体罚,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
惩罚学生的老师,都是爱学生的老师。鲁迅先生在评价《红楼梦》中焦大这个人物时说,焦大是贾府的屈原,他骂主子,是罪囚为他爱主子。所以,贾大是忠臣。但是,忠臣的下场常常也会不好,焦大爱主子的结果,是被主子塞了满嘴的马粪。道理很简单,爱他,就要让他舒服,你说爱他,却天天让他不舒服,谁会信
-
教师用书拍打学生,被拘留五天,但家长说还要进一步提起诉讼,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上网查了一下,大体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暑假期间,一个有30年教龄的老师到一教育培训机构兼职教课。上课时,因为课堂纪律不好,有学生讲话,老师说:“谁再讲话,谁就是小狗。”这句话后来被解释成老师辱骂学生的证据。我倒是认为,这不过是一句玩笑,50岁的老师当年上幼儿园时,他的阿姨是可以用这
-
《周易》里的“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该怎么理解?
这个问题在许多网络平台上讨论过。我们先抛开《易经》,说说“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解释虽然各种各样,但总结起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其亡其亡”的重点在于“亡”,灭亡,消亡,消失和意思。这个没有什么争议。此句意思上的分岐来源于,“苞桑”,对它的解释的岐义造成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