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浒传》要不是燕青,卢俊义早没命。既然要请人,梁山怎么不安排专人保护卢俊义?
我的回答恰恰与悟空提问相反,要不是燕青,梁山泊很难如此轻易的陷害卢俊义,也就很难“请”到玉麒麟。既然“请”不到,也就谈不上安排专人保护了。为什么这么讲呢?卢俊义燕青主仆关系非常暧昧,贾氏受冷落,李固乘虚而入书中介绍,卢俊义手下有两个非常得力人,一个是大管家李固,另一个就是浪子燕青
-
有人说看过《水浒传》的人,鲜有人批评郑屠,大多却指责鲁达,是什么原因?
《水浒传》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实际上是鲁提辖“瞎”打镇关西。鲁达受金翠莲蒙蔽,不问青红皂白三拳打死镇关西,纯属毫无道理的瞎打。金翠莲喜欢镇关西为什么这么说呢?当鲁达与史进、李忠在潘家酒楼喝酒的时候,忽然听到隔壁有哭声,鲁达烦躁,要店小二把一对卖唱的父女金二、金翠莲叫了过来。鲁
-
林冲一身本事,但为何在梁山没有什么朋友?
林冲不仅在梁山上没有朋友,从出场开始便没有朋友。即便是有朋友,最终也成了路人甚至是仇人。按说,林冲身为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武艺高强,作战勇敢,一定会拥有大量粉丝,得到很多人的点赞。然而,他竟然没有朋友,这是为什么呢?深得高俅看重,迎上傲下调子高林冲误入白虎堂,明摆着是高俅要陷害他
-
《水浒传》中的扑天雕李应有何事迹?为何会出现在英雄榜上?
扑天雕李应不仅出现在梁山的英雄榜上,而且,排名还很高,位居第十一,仅次于小旋风柴进。而且,李应与柴进共同掌管梁山钱粮,可谓山寨财政大臣,属于决策层领导。然而,审阅李应的功绩,除了打祝家庄之前对梁山提供帮助未遂而外,论战功基本上对山寨没什么贡献。那么,李应凭什么进入英雄榜,又排名那
-
为什么《水浒传》里面的一百零八个好汉,却打不过南方的方腊呢?
谢谢悟空邀请。首先,得纠正一下提问。宋江与方腊作战固然伤亡惨重,但最终还是获胜了,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打得过南方的方腊。《水浒传》中,方腊被擒获,他手下的四大元帅以及近百名战将都被梁山好汉全部斩杀。所谓打不过,不过是因为一百单八将阵亡大半,是局部战斗的失利,而非最终结局输给了对手。
-
水浒英雄朱仝为何会被人视为关公的化身?
朱仝是水浒英雄的关公化身,这是一种误读。虽然朱仝绰号“美髯公”,他却不是关公的化身。在《水浒传》中,原本就没有关公的化身,却有一位被视为关公化身的人。或者说,有一位接近关公化身的人,此人会是谁呢?朱仝形似而神不似先来读一读原著,看看施耐庵是怎样描写朱仝的。这是《水浒传》第十二回书
-
水浒传和荡寇志你相信那个最接近历史真相?
毫无疑问,《水浒传》更接近历史真相,而《荡寇志》只是对历史史实的断章取义。为什么是这样?《荡寇志》反《水浒传》,基本违背了史实先说说《荡寇志》这部清代文人余万春是怎样创作这部小说的。余万春,字仲华,号忽来道人,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早年丧母,长期居住在父亲任所,两次参与镇压瑶民的
-
《水浒传》中,王进和栾廷玉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如何理解?
王进和栾廷玉都是《水浒传》中武艺高强之人,可惜的是,施耐庵只写了他们一小段故事。然后就神秘消失了。到底是《水浒传》人物太多,施耐庵顾此失彼,写丢了这两个出场气势不凡的“大人物”,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呢?这两条一等一的好汉,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王进一去不复返《水浒传》正文故事是从高俅
-
从《水浒传》看,宋朝的经济富裕是否被高估了?
《水浒传》中,有多处写到宋徽宗时期经济有关的情节。从这些情节看,不但没有反映出这个时期的经济被高估,反而是佐证当时的经济繁荣程度。《水浒传》花石纲事反映宋朝经济富裕第回“梁山泊林冲落草,东京城杨志卖刀”中,侧面写到了花石纲的事情。所谓花石纲事,就是宋徽宗为显示富足,大搞人工景观建
-
《水浒传》里的武松是虚构的吗?
《水浒传》里的武松不是虚构的,而是有原型的文学形象。其原型大致有三个来源,施耐庵根据原型人物进行文学艺术加工,塑造了《水浒传》中的武松形象。《大宋宣和遗事》中的武松讲《水浒传》不得不提到《大宋宣和遗事》,这是施耐庵创作的主要蓝本。其中的“元集”的部分内容,几乎被施耐庵原文照搬似的
-
《水浒传》中林冲为什么可以火拼王伦却没有火拼宋江?若你是林冲会怎么做?
林冲火并王伦事出有因,而没有火并宋江,也是事出有因,这是不是等于没说?若是仔细分析一下林冲火并王伦前后的行为和内心深处的想法,这两任寨主所享受到的不同待遇,其实就是一个原因。林冲火并王伦是小人行为火并,就是自相残杀、相互并吞的意思,林冲火并王伦,施耐庵讲得很明白,就是一场梁山泊内
-
《水浒传》的结局好多人都很失望,那你想要的完美结局是什么呢?
现在能看到的《水浒传》的结局,疑似后人改写的,并非施耐庵的原笔原意。如果细读前七十回,便可发现,施耐庵在文本中隐藏了梁山好汉的归宿,也预示了全书的结局。原著中所埋下的伏笔,结局并不是现在版本中所写的那样。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浅说《水浒传》的版本现在的通行本,主要采用三种文本:万历年
-
《水浒传》吴用先辅晁盖后又弃晁盖,是见风使舵吗?
吴用从来就没有辅佐过晁盖,所以,也就从来没有抛弃过晁盖。吴学究辅佐的真正寨主,只有宋江一人,见风使舵一说根本不存在。“七星聚义”暗示吴用在智取生辰纲行动中的地位林冲被逼上梁山,是因为高俅的陷害,但指引林冲上梁山的却不是高俅,而是柴进。晁盖被逼上梁山,则是吴用的坑害,吴用亲手把晁盖
-
《水浒传》中所谓的“四大淫女”是哪四位?她们当中谁死的最冤枉?
《水浒传》中的四大淫女若以“淫荡罪”受死,可谓个个冤枉。先说说阎婆惜该不该死阎婆惜出场时非常不幸,一家三口靠她唱曲招客养家,从东京流落郓城县。更不幸的是,郓城这地方与京城大不一样,生意不好做,父亲死了都无钱葬埋。做媒的王婆见阎婆孤儿寡母的非常可怜,便指着宋江告诉这娘儿俩,宋押司是
-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否被过度解读了?作者施耐庵有没有明显表示他的腹黑和阴险毒辣?
宋江不是被过度解读了,而是基本没有被解读,施耐庵在这个人物身上赋予了多重含义,可谓解开《水浒传》谜团的一把钥匙。宋江不是黑三郎第十七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及时雨私放晁天王”这一回,宋江出场。施耐庵是这样介绍其家庭背景及诨号的: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
-
《水浒传》中武大郎的结局是不是必然的?
武大郎的结局看似必然,实则偶然,其中充满变数,是偶然中的必然。所谓必然,是这段畸形婚姻所导致的趋向性结果。所谓偶然,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与特定的人物的驱动下,将必然趋向变成了现实。这段绕口令到底讲的是怎么一回事呢?武大郎与潘金莲的畸形婚姻潘金莲原本不是一个淫荡的女人,
-
《水浒传》为什么会出现擒方腊有二个版本?即使删除王庆,田虎两段,后面擒方腊应一致不是吗?
《水浒传》擒方腊只有一个版本,都是鲁智深在深山老林中,得到世外高人的指点,以逸待劳,擒获了方腊。即使删掉了王庆、田虎的情节,擒方腊的人还是鲁智深。至于说武松独臂擒方腊,则是清代以来的评书和传说。98版央视《水浒传》依据评书做改编,把鲁智深的功劳给夺了过去,加之电视比小说更具影响力
-
水浒传,三山派实力也不弱,为何最后都归了梁山?
《水浒传》“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这一回,鲁智深率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众好汉同心归于水泊梁山,完成了一场规模很大的历史聚义。那么,这些原本独立自主,也还算逍遥自在的三座山寨,为何都入伙了梁山呢?三山派实力评价如果把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看作一个派系,实力确实不弱。鲁智
-
《水浒传》中,晁盖临死前为什么不推荐宋江当一把手?
晁盖在临死前到底是否推荐宋江当一把手,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绝大多数读者认为,晁盖不仅没有推荐宋江当一把手,还以遗嘱的形式,阻止宋江当寨主。我却认为,晁盖在临死之前,立下遗嘱,就是推荐心腹兄弟宋江坐第一把交椅,带领梁山兄弟替天行道。晁盖的遗嘱有几个版本在金圣叹腰斩和篡改的贯华堂七
-
《水浒传》中晁盖之后,除了宋江谁坐梁山第一把交椅比较合适?
开门见山,晁盖原本就不是合格的梁山领导人,早该让位于宋江。所以,无论晁盖之后。或者晁盖再世,宋江才是坐梁山第一把交椅最合适的人选。晁盖原本就不在梁山聚义之列晁盖一出场,施耐庵就用一个符码,告诉读者,此人不是梁山中人,离开是迟早的。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开,施耐庵选择了《大宋宣和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