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武帝灭了卫青满门,为什么作为卫家亲戚的霍光后来能够得到重用?
题干说法有两个问题,卫青并没有遭到灭门,只有其长子卫伉,因为巫蛊之祸被杀,卫青的其他两个儿子,卫不疑和卫登,以及卫伉的儿子都没有受到牵连。另外,霍光其实并不能算卫家的亲戚。即便霍光与卫家沾亲带故,对汉武帝来说都不成问题。汉武帝用人向来没有定规,他有捏沙成泥的手腕,霍光与卫家也保持
-
汉武帝的母亲进宫之前曾经结过婚生过孩子,他爹真的不知道吗?
汉武帝的母亲王娡,进宫前嫁给一个叫金王孙的平民,生有一女叫金俗。后来在她母亲臧儿的运作下,离开夫家,进入太子宫,受到太子刘启宠爱。就在刘启即位的当年,王娡生下汉武帝。堂堂太子爷,娶了一个二婚女,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显然,想隐瞒婚史难度较大,欺君之罪,谁也承受不起,刘启应该是知道王娡
-
聪明一世的汉武帝,为何会被江充毁了家务事?
汉武帝晚年的悲剧太正常了,他没有落到亡国就已经不错了!正是这场悲剧,让汉武帝昏聩的头脑清醒了许多,才又认识到自己就是个凡身肉胎。反思让他意识到,汉帝国其实早就危机重重,政策的及时调整,避免了帝国早夭!人们试图从多方面分析汉武帝晚年的政治布局,甚至认为刘据的下场是汉武帝刻意为之。要
-
汉武帝守孝了多久?为什么?
守孝制度是古礼,它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致在春秋末期形成。不过,关于守孝期问题,却争议不断。题干问得不清楚,汉武帝守孝守了多久,首先要知道为谁守孝,为父亲、母亲和祖父母等,守孝期是不一样的。另外,基于皇帝的职业特殊性,其守孝期也有变通。古代的基本守孝制度按照礼法,亲人去世,守
-
为什么淮南王处处与汉武帝作对?
政治问题,谈不上作对,根子是刘安心存野心,觉得自己有承继大位的天命。皇位面前六亲不认,刘安早在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就想参与反叛,结果由于太愚蠢被夺了兵权,反而救了自己。刘安为何野心膨胀?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自身的特殊情况。灭诸吕后,汉文帝的上位让宗室子弟不服当年铲除诸吕后,功
-
张汤是不是汉武帝的宠臣?他真的审问过老鼠吗?
毫无疑问张汤是汉武帝最宠信的大臣之一,张汤虽然是御史大夫(副丞相),但是他的实际权力要远远大于丞相。张汤审老鼠的事,在《史记》和《汉书》中都有记载,是真事。张汤审老鼠的故事张汤的父亲曾任长安丞,大概从小生活环境的影响,张汤经常能看到父亲审理案件的过程,小小年纪,居然对审案流程烂熟
-
如何看待汉武帝时“田窦交恶”这件事?谁对谁错?
田蚡和窦婴的交恶,是汉武帝朝一件比较重大的事件,这件事不光导致窦婴冤死,三个月后,田蚡也在惊惧中死去。“田窦交恶”事件,舆论比较倾向于弱者窦婴,其实双方都有责任。本质上讲,田窦二人的矛盾,是新老外戚势力的更替,窦婴失败是必然的!田蚡在“田窦交恶”中的责任田蚡是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姐
-
巫蛊之祸中,汉武帝为何选择相信奸臣江充,而不相信自己的儿子?
巫蛊事件就是一个糊涂案,按照《史记》的记载,存在很多逻辑不通的地方,大概是由于司马迁写这段历史时,案件调查并未结束,资料不全的缘故。而《资治通鉴》则把事件描述得很顺畅,可惜只是司马光个人的解读,不能当成正史。事实上,直到汉武帝去世,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太子刘据是被冤枉了还是真的行
-
汉武帝独尊儒术是因为儒家促进社会稳定开放进步,国家领土统一吗?
汉武帝关注的焦点不是这个,而是皇权。汉武帝独尊儒术,是因为儒家思想有利于皇权独裁,同时他所尊的儒,不是孔子原汁原味的儒,而是由董仲舒加工过的“新儒学”。一句话可以概括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有利于自己的统治!董仲舒的“新儒学”核心思想董仲舒对儒家学术的推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
西汉名臣公孙弘为何成为汉武帝一朝最成功的宰相?
汉武帝一朝,一共启用过十三位丞相,七位非正常死亡,剩下的要么碌碌无非,要么战战兢兢。只有公孙弘活得最精彩,不光有所建树,还在任上寿终正寝。所以题干说,公孙弘是汉武帝一朝最成功的丞相,一点没错。汉武帝时期的丞相,为何如此悲催呢?原因就是汉武帝行皇权独裁,与相权矛盾很深。这就导致丞相
-
倪宽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提问者什么人呐!居然问到这个问题,太神奇了!倪宽名气不大,却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是儒家《尚书》学承上启下的代表人物,是集《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于一身的大学者,倪宽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师兄弟——司马迁。倪宽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尚书》学术成就及治国
-
汉代巫蛊术究竟是什么,竟然让汉武帝如此忌惮?
巫蛊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方术,古人认为,施巫蛊,就会通过神秘的超自然能力,对仇恨对象产生杀伤力。巫蛊之术比较隐蔽,在古人眼里,它是一种阴毒的手段。所以,自秦汉起,法律对施巫蛊就有严厉的惩罚。巫蛊的种类大致有三种,一种是诅咒术,一般是通过向神灵祈求,对被诅咒人形成伤害;一种是人偶压胜,
-
汉朝“大侠”郭解,如果不被汉武帝杀死,会怎样?
有一种异想天开的观点,认为郭解是“东方教父”所以有好事者认为,郭解不死,或许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政体就会翻天覆地。玩笑开得有点大!在中国帝制文化下,郭解这种游侠,逃不出被诛杀的命运,即便汉武帝不杀他,他也会被其他社会力量干掉。郭解的身份,决定了他难容于利益阶层郭解的身份是西汉的特殊群
-
霍光的女婿上官安,怎么评价这个人?
上官安是汉昭帝的辅臣上官桀的儿子,霍光的女婿,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的父亲。就这几个名头足以让他打飘,结果骨头没有二两重的他飘上了天。上官安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唯利是图,为了利益可以什么都不顾,包括亲情;从行事作风上看,上官安胆子非常大,做事无所顾忌;另外此人道德低下,没有基本的自
-
《汉武大帝》当中汉武帝后来讨厌卫青的原因是什么?
不光电视剧《汉武大帝》,民间也有很多人认为,卫青后来成了汉武帝的眼中钉。证据一大把,比如漠北大战后,卫青从此被搁置,巫蛊之祸卫家被灭门,卫子夫及卫太子的悲剧,甚至连霍去病之死也被看成汉武帝的阴谋。至于理由嘛,归纳起来大概就两点,一是卫青势力太大,威胁到了皇权,二是汉武帝想换太子,
-
请问汉武帝为什么割阉司马迁?割阉的目的是什么政治目的是什么?
天汉二年,李陵兵败后投降匈奴,消息传到朝廷,汉武帝震怒,大臣们众口一词谴责李陵。汉武帝转而询问司马迁的意见,司马迁为李陵当庭辩解,结果汉武帝龙颜大怒,将司马迁以“诬罔”罪名下狱。廷尉审理结果,司马迁改判死刑。按照当时的法律,司马迁有两个选择:一是接受死刑处罚,二是花钱赎罪。可是司
-
为什么周朝的分封制可以兴旺270年,后面朝代一实行分封就乱?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经历了原始氏族时期、部落邦联制时期、封建时期和帝制时期四个阶段。周朝实行的就是分封制,我们称之为封建期,秦汉以后以郡县制为主体,虽然大多时候分封并存,但基本不是实封。一旦实行实封,必然导致藩王之乱。为什么周朝分封可以兴旺近三百年,而帝制文化时期,如同被诅咒一般,
-
田千秋本是汉武帝时期一个守墓小官,他是因何飞黄腾达,当上丞相的?
如果告诉你,某位县里的小科长,几个月时间,被提拔为国务院总理,打死你也不信。田千秋就创造了这样的神话,他本是汉武帝时期,高祖陵寝的郎官,以科长类比,都已经算是抬高他了。征和三年,田千秋给汉武帝上了一份奏疏,因为这份奏疏,他被汉武帝直接提拔为大鸿胪(相当于外交部长)。几个月后,同僚
-
淮南王刘安出身高于刘彻吗?为什么?
刘安靠一个“独门绝技”与汉武帝“同台竞技”的场景,让人产生幻觉,误以为他的出身比庶子出身的汉武帝更高贵。现在想想,他的这个独门绝技足以令人性善恶不分,令世界黑白颠倒!刘安充其量就是个业余拳手,根本没资格与汉武帝这个职业拳手打擂台,但他凭借着“勇敢的心”,居然挤进了大汉王朝的权力角
-
为什么汉武帝能打垮匈奴,彻底解决北方威胁,明朝却终其200余年无法解除北方威胁?
为什么汉武帝能打垮匈奴,彻底解决北方威胁,明朝却终其200余年无法接触北方威胁呢两汉时期中原王朝可以深入漠北去打蒙古,而明朝打蒙古却比较吃力,倾向于防守。是明朝国力不如两汉时期?!还是明朝军队的战斗力不如两汉时期?!再或者是明朝出现不了像卫青、霍去病那样杰出的军事将领?!还是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