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卓既然能逼迫袁绍出逃,但为何却会畏惧袁绍率领的关东联军?
我是历史笑春风,谢谢邀请。董卓和袁绍的纠葛,只和两个人的手中的力量之比有关,和袁绍个人没什么关系吧。袁绍在京师只是个匹夫,没有任何军事力量。而董卓带兵入京,手中掌握着军事力量。在这个时候,董卓要杀袁绍,易如反掌。袁绍不逃难道等死不成。袁绍逃走后,组织地方的各路诸侯勤王。这个时候,
-
吕布仅仅是为了一匹马,就杀了自己的义父丁原吗?
人们一提起吕布,就会联想起赤兔马。赤兔马日行千里,浑身火赤,身高八尺,身长一丈,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势。赤兔马和吕布相得益彰,两者一起征战沙场,没有敌手,赢得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赞誉。赤兔马是董卓用来劝降吕布的礼物,那么吕布为何为了区区一匹赤兔马,就杀害了义父丁原呢?一、赤
-
董卓只有5万精兵,为何值得18路诸侯一起讨伐?
请看当时曹操发给诸郡讨伐董卓的檄文:曹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冲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勠群凶。望兴义師,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曹操檄文发出后,各镇诸侯,皆起兵响应:第一镇,后将
-
吕布为何要杀掉董卓呢?
董卓进京以后,通过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树立了权威,掌握了朝政。董卓执政以后,倒行逆施毒杀何太后和少帝刘辩;他残暴不仁杀害政敌太尉张温等;他虐待俘虏,把众多俘虏的鼻子割下来饮酒作乐;他任人唯亲,排除异己;他虎踞鲸吞国家财产,收藏了能供军士吃20年的粮食,藏在郿邬城;他夜宿皇宫、
-
如果让曹操当盟主,十八路诸侯能灭董卓吗?
董卓进京以后,妄行废立,又倒行逆施,排除异己,夜宿皇宫,鸩杀废帝和太后,残民以逞搞得天怒人怨,各地挞伐董卓的斗争风起云涌。曹操是董卓手下的骑都尉,颇受董卓赏识。因此曹操可以自由出入董卓的相府。司徒王允和忠于汉室的大臣都有诛除董卓的意愿,但是却没有什么好办法。曹操提出暗杀董卓,王允
-
有些人说三国之乱始于董卓,你怎么看?
董卓进京以后,把京城搞得乌烟瘴气,这个不假,但是天下之乱的总根源这笔账还不能算在董卓的头上。董卓作为西凉太守,为什么要进京去胡作非为呢?这当然是大将军何进惹的祸。东汉末年,十常侍干政,汉灵帝昏庸无道,造成了黄巾起义。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朝廷就下放了军权,各地郡守和刺史就纷纷招兵买马
-
曹操刺杀董卓,离得那么近为何不拼死一搏,而要选择直接逃跑?
三国早期,曹操曾主动向王允提出刺杀董卓。根据史书的记载曹操是一个剑术高手,武艺不差。况且在很多人看来,刺杀本来就是一命换一命的买卖,那么曹操在刺杀董卓时,被察觉后明明离那么近为何不拼死一搏,而是选择献刀保命,连尝试下都不去呢?这里我罗列了几个原因,欢迎大家交流讨论!一、董卓体型肥
-
为什么袁术都敢称帝,而董卓却不敢呢?
董卓不称帝,一是他不能,二是因为他也不需要。一、东汉末年军阀都是由士族主导的,士族才是权力的根基。袁术敢称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自己袁家名气大,是世家大族、四世三公,有士族的支持。董卓虽当时权力很大,硬实力不弱,但他名气却不大,在他人看来更像是个暴发户,在士族看来董卓这种残暴无脑
-
三国时期中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为何没有称霸荆州的刘表?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济北相鲍信、山阳太守袁遗、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加上曹操,其实也就是十一路讨董,并没有所谓的十八路。诸
-
董卓为什么要暴晒汉武帝的尸体?
从来没有相关史料记载过董卓暴晒过汉武帝尸体,董卓鞭尸毫无疑问是根据正史进行了加工加料的野史。而我之所以说它是根据正史加工的,是因为汉武帝的墓确实与董卓有过联系。董卓应该可以说三国里最早开始盗墓的人,正史上曹操的发丘中郎将可能不一定是真,但董卓此人却是个实打实的盗墓者,这在《三国志
-
董卓有后代吗?董卓后人的结局如何?
董卓是凉州人,原本只是中郎将张奂部下一个小小的军司马,由于在镇压黄巾起义、抵御羌人时立下许多战功,慢慢的军阀中变得颇有些名气。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为铲除十常侍,令董卓进京协助,不过进京前突然发生意外,何进居然被宦官张让等人给杀了,董卓进京时京城一定程度上处于混乱状态,于是董卓
-
董卓为何不能像曹操一样取得成功?
董卓很清楚他要解决什么问题,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可是,由于常年偏居边疆,董卓不能像曹操一样深度洞察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结果,各种举措适得其反,死得窝囊。董卓挟持天子时,条件比后来刚挟持献帝时的曹操要略优一些。董卓迅速把握了精锐的凉州、并州军事集团,以及何进留下的禁军。而当时
-
各大诸侯汇集只为讨伐董卓,但为何最后只有孙坚取得较大成功呢?
简要回顾所谓“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过程,这个问题的答案就非常明显了。“十八路诸侯”,真正有战斗力的不多。让我们看看这所谓的“十八路诸侯”。190年,一起起兵反董卓的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复馥、豫州此时孔伷、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此
-
董卓为什么要扶持相对聪明的汉献帝刘协上位?他最开始也是为汉室着想吗?
废立天子,只是权臣巩固权力的常规套路。废立天子,也是董卓权力游戏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董卓“以贤立献帝”说法的来源卓以王为贤,且为董太后所养,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有废立意。——《后汉书.董卓传》。其中“卓以王为贤”五个字,就是董卓“心存汉室,扶持更聪明的汉献帝”的来源。不过,从董卓对“
-
董卓为什么比较看重孙坚?明明是敌人,为什么还派人说服孙坚做儿女亲家?
在关东诸侯中,孙坚是唯一可能实质性威胁董卓的武装,也是相对有可能拉拢的英雄。董卓对孙坚的拉拢,各方面都很到位。只不过,由于董卓以为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所不容,故未能得逞。孙坚是关东诸侯中战力最强者卓谓长史刘艾曰:关东诸将数败矣,无能为也,唯孙坚小敢,诸将军慎之。——《后汉书》关东诸侯
-
号称“西北之狼”的董卓为什么会害怕“江东猛虎”孙坚呢?
在董卓的对手中,孙坚是作战经验最丰富、兵最精、将最勇的一个,也是少有的几个认真讨董的诸侯之一。如此孙坚,当然令董卓忌惮。孙坚确实是董卓最为忌惮的对手。《后汉记》中,董卓曾经对刘艾说:“关东诸侯无能为也,只有孙坚比较猛,还很会用人,告诉大家小心一点”。《三国志.孙坚传》中也提到:董
-
实力平平的董卓是如何千骑定洛的?
入主洛阳前,董卓已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已是天下最强的地方实力派之一。当然,单单只靠实力,董卓要想挑战大汉中央,把持朝政,还是绝对不可能的。董卓能把握时机,入主洛阳,成为汉末第一个“大魔王”,靠的是权谋。董卓入洛阳前的实力东汉后期,外有羌胡侵扰,内有黄巾起义。作为凉州人,董卓对羌胡
-
为何有人说董卓不死便无三国,董卓到底有多“强大”?
董卓的纸面实力一直非常强大。他确实曾经拥有过改变历史走向的机遇和实力。不过,董卓并没有改变历史走向的能力。董卓鼎盛期的实力:绝对优势189年八月,董卓进入洛阳,操纵朝政,其实力进入鼎盛期。1、政治上占据制高点。汉天子,仍是当时天下独一无二的最高权威。董卓把持朝政后,可以以汉帝名义
-
董卓的部队是怎么来的?他到底是如何发迹的?
董卓是汉末三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BOSS”。他这个“大BOSS”是怎么养成的呢?他又是怎么搞出一支愿意跟着自己兴风作浪的队伍的呢?“魔王”的魅力董卓少年时,就为人侠义,常与羌人来往。东汉后期,社会秩序已经紊乱,豪强兴起,家境好,能力强的青年通过行侠仗义来获取名望,发展人脉关系是常
-
袁绍逃离京城后,董卓为什么要封他为渤海太守?真的是因为董卓蠢吗?
董卓专权后,欲擅行废立。袁绍不敢在洛阳久待,便逃亡到了冀州。董卓不仅没有通缉袁绍,反而以袁绍为渤海太守!然而,做了渤海太守的袁绍,却组织起了反董卓联盟,并担任盟主!董卓,为何不抓紧时间除掉袁绍,反而以其为一郡之守呢?董卓此举,真的很蠢吗?作为汉末三国第一个“大魔王”,董卓当然不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