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琬为何会成诸葛亮的接班人?
蒋琬这个人是很有个性的,他的故事被移植到了庞统身上,就是让他当一个小县令懒得当被刘备发现,最后是诸葛亮求情才饶他一命。因为蒋琬是被诸葛亮赏识的人,所以刘备一死就被重新重用。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蒋琬是蜀汉四大贤相之一,他有点类似于诸葛亮,因为诸葛亮一死,
-
水镜先生为什么说孔明只得其主,不得其时?
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因为当时曹操已经统一了整个北方,而且曹操自己英明神武,他的儿子个个也都是挺有出息,孙权占领了整个江东,刘备只是刘表的客将,按照诸葛亮的观点,你只能抢了刘表和刘璋的地盘,就算抢了他们的地盘,在整个中国大局里面也是最小的势力。因为时机已经失去,这就是水镜先生说的他不
-
有人认为魏延造反动机明显,有哪些道理说明他没谋反呢?
问题是我回答这些问题已经没有红包了。我觉得悟空问他做的很过分。所以只能简短回答。第一逃跑没有往魏国方向,说明他心向蜀汉,只是为了夺权。第二,魏延夺权行动非常仓促,被别人一吓唬手下的士兵就跑了,说明那也是没组织没纪律的,没预谋。第三魏延一直以来忠心耿耿。从刘备在的时候镇守汉中,后来
-
如果诸葛亮和周瑜一起放到现代社会,谁更受女人欢迎?
这个还用的比当然是周瑜了。从外貌长相来说,诸葛亮只记载他身材比较高大,并没有记载他有多帅。但是周瑜他是明确记载的。江东人称周郎,郎就是少年美男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小鲜肉。而周瑜这个小鲜肉不仅仅只有外表。他还有强大的身世,他的爷爷周景,老爸周忠都是当过太尉的人。那是万人之上的高官
-
就《三国演义》而言,诸葛亮、马超、赵云带一万精骑兵火速驰援荆州,正好是关羽取得了水淹七军之时到达,李严、霍峻紧随其后,会打得曹操迁都吗?
关羽失荆州并不是兵力的问题,而是东吴的偷袭。只要东吴保证不偷袭的话,那么关羽即使不能打胜也不会败掉。关羽输掉这一场战争,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兵力不够。所以提问者提了这个建议非常好 抓住了一个要点。但是却忽略了另一个要点,这一点兵力还不足以迫使曹操迁都,但可以保证荆州不会失去。
-
刘备听诸葛亮的话让刘封自尽,可为何在刘封死后,自己还是哭了呢?
这个我真没写过一篇文章,非常简单。我先用一句话来说吧。刘备是以汉中王的身份杀掉了刘封,但是却是以一个父亲的眼泪哀悼自己的儿子的死亡。为什么要杀掉刘封,如果你翻开三国志的话你会发现,关于刘封的记载非常的少。刘封的年龄应该是有孩子,但他的后代根本没有记载,连他的出生都是语焉不详。相信
-
历史上的三国时期,诸葛亮重用的姜维究竟是延续了蜀国还是坑了蜀国?有什么历史依据?
如果你是以三国演义为标准的话,你就会发现诸葛亮死后就是姜维了。但是如果你翻开三国志会发现不对呀。中间还隔着两个人,一个叫蒋琬,一个叫做费祎。蒋琬是诸葛亮的指定接班人。费袆和刘禅是儿女亲家。但是如果看得更加仔细的人会发现不对呀,费袆死后不是姜维。中间还隔着一个人,这个人叫陈祗。他是
-
怎样评价诸葛亮,你觉得他的过人之处在哪里?
这个问题好难回答,不过为了完成任务,必须强答。一,天才我想这是形容诸葛亮的第一个特点,你不要认为说掌握了诸葛亮的,一切就能够复制出来,这世界就一个诸葛亮,不可能再复制。天才可以重现的,天才不可以复制。我帮你把诸葛亮研究透了,你依旧不是天才二,勤奋诸葛亮非常勤奋,勤奋到什么程度?事
-
诸葛亮有哪些黑历史?
诸葛亮谈不上黑历史,只不过神话的诸葛亮跟历史记载的诸葛亮有较大的出入。所以才使某些人认为诸葛亮言过。比如诸葛亮出山的第一计隆中对,有人认为这个可能是后期伪造的,因为隆中对是密室之约,只有刘备和诸葛亮两个人知道,刘备已经死了,那么当时诸葛亮说了什么谁也不清楚。三国演义里面讲的火烧博
-
诸葛亮临终前除掉了一个人,使得蜀国灭亡推迟30年,此人是哪个?如何看待诸葛亮此行为?
我第一个反应这是个标题党,是不是平时取标题取习惯了,之所以就取了这个标题,诸葛亮此后设计杀掉了魏延的确为蒋琬的接任铺平了道路,使得蜀汉政权的交接平稳过渡,至于是否延续30年的说法,我觉得也不太准确。为什么蒋琬能够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而魏延和杨仪他不可以呢,因为按照资格,这两位都在
-
刘备亲自拜访了诸葛亮后开创了蜀国,曹操为何不先招揽诸葛亮?
如果你是按照三国演义里面来说的话,那么诸葛亮的确是给刘备带来了好运,但如果按历史来说,帮刘备打下天下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帮刘备守住天下的是诸葛亮。诸葛亮出山之后,主要的任务是说服了东吴,然后负责刘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的荊南管理工作。刘备入川带的是庞统,黄忠和魏延,帮
-
你觉得诸葛亮晚年有没有反心?
这是一个最不成立的假设,诸葛亮当然绝对没有反心,但是诸葛亮绝对有独揽大权的专政之心。其实就算诸葛亮有反心,反了之后拿下的东西交给谁?估计提问者完全忽略了诸葛亮儿子的年龄。到死的时候,他儿子都没有成年,所以他反了之后交给谁呢?诸葛亮的志向是管仲乐毅,也就是名臣良将,刘备小时候的志向
-
三国里诸葛亮在军事和政治方面哪个更强一些?有哪些事件可以证实?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全部是独步领先的。诸葛亮的治世才能在三国之中已经得到了体现,在三国志中,有好多人评价诸葛亮,是治世之能臣。接下来我们主要讨论一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不是比较弱一点?原来我受陈寿三国志的影响,也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比较弱,因为他多次北伐,全部无功而返,特别
-
诸葛亮为什么说刘备死后是危急存亡的时候?
蜀中原来是富甲天下,虽然刘璋能力比较弱,不能很好统御部下,张鲁也与刘璋反目。整体上来说蜀中没有经过大的战争。刘璋迎接刘备进蜀时,《三国志》是这样描述:璋率步骑三万余人,车乘帐幔,精光耀目。后来刘备与刘璋发生争夺战,这是蜀中发生的一次大规模战争,公元212年开始到214年,成都才拿
-
如果刘备没有三顾茅庐,诸葛亮会不会在卧龙岗虚度一生?
如果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不出山的概率是极大,虚度一生当然不可能,每一个名士都有自己的追求和选择。一、当时诸葛亮可以选择的范围刘备没有去找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是有这么几种选择。1、跟随刘表诸葛亮和荆州蔡家是有扯不清的关系,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是三国名士。诸葛亮的丈母娘是蔡讽的女儿
-
古代有很多很有能力的人,像诸葛亮,郭嘉等等。但他们为什么甘愿辅佐他人,作为臣子而不会自立门户呢?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估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除了上面列举到的诸葛亮,郭嘉等人,还有比如汉初三杰的萧何,韩信,张良都是很有能力,特别是韩信是完全有资格与刘邦项羽争夺天下,但为什么都放弃了呢?一、思想束缚现在皇帝打倒了,等级也不见,所以我们可以随便点评任何一个人,但是在古代这是不可以
-
三国时期,蜀国为什么不调动南蛮兵力北伐中原?
诸葛亮真实的南征与《三国演义》中南征的效果完全不同。真实的历史是从蜀汉建立到灭亡为止,都没有对南中之地实现真正有效控制,南中之地也没有完全认可蜀汉政权,蜀汉是有抽调南中之兵,但调动的目的并非为了北伐,只是削弱南中的反抗力量。不过很多人因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诸葛亮七擒孟获时
-
阿斗是不是昏君?诸葛亮是权臣还是忠臣?
阿斗不是昏君是庸君,诸葛亮是权臣也是忠臣,这是知常容的观点。阿斗的资质平平,诸葛亮死后,他废掉丞相位置,由大将军蒋琬,还有费祎二人合作主政。这样的目的显然是表面自己想插手蜀汉具体的事务。特别是蒋琬休养生息几年这后,他还特意下令蒋琬准备北伐,这些都可以看出他想主政的意思。问题是这个
-
诸葛亮王朗论战,我感觉王朗说得好有道理怎么办?
你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的,因为诸葛亮王朗两个人论战,看上去很精彩,其实是鸡同鸭在讲。两个人是站在不同角度去看一件事情,诸葛亮这样骂,王朗是不会死的。为什么王朗在《三国演义》中会被气死呢?因为这个是需要满足读者的需要,也是罗贯中作为价值追求的需要,是作者和当时的读者让王朗必须这样死的
-
李严为什么不废掉诸葛亮和刘禅自立为王?
一句话可以回答:李严没有那个实力,根基太浅。李严的确是刘备安排的辅政大臣,但只是火线提拔,我们先来看一下李严的提拔路线图。李严引起刘备关注是因为他平定南中之乱之时的出色表现,在此之前李严并不入刘备法眼。刘备在夷陵之战大败之后,就驻扎在永安宫。这个时候刘备也感觉自己时日不多,尚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