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汉大臣主父偃深得武帝宠幸,为何最后未得善终?
主父偃之死,从政治角度看,他成了汉武帝的替罪羊,从个人角度看,是他的倒行逆施,自己把自己推向了不归路!主父偃是西汉临淄人,他出生贫寒,但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学问家。跟当时的主流学派不一样,他一开始并没读儒家经书,而是专研纵横之术,大概觉得纵横之术才是“货卖帝王家”的上品。后来他又开始
-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以后,为何不趁机废除藩王以绝后患?
七国之乱给汉帝国的伤害是很深重的,如果不是汉景帝用人得当,不是周亚夫出色的军事才能,不是叛乱方自己出问题,还真不好说,这场叛乱持续多久,会不会出现皇位非正常迭代。既然如此,为了后世不再受其苦,何不直接废了分封制,恢复秦王朝的郡县制?估计这个念头汉景帝未必没有想过,只是没执行,大体
-
西汉建立初期,刘邦大封功臣,为什么没有封陆贾?
不光陆贾没封侯,同期的文人很多都没被封侯,比如随何、叔孙通等,唯有郦食其因为牺牲了,他的儿子郦疥破例被封高梁侯。所以,陆贾没被封侯的原因,跟开国初期突出军功的特殊环境有关。另外,陆贾的贡献大多体现在天下统一后,之前的功业相对平淡。军功是开国之初封侯的主要标准,陆贾等文官没有优势任
-
汉武帝守孝了多久?为什么?
守孝制度是古礼,它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致在春秋末期形成。不过,关于守孝期问题,却争议不断。题干问得不清楚,汉武帝守孝守了多久,首先要知道为谁守孝,为父亲、母亲和祖父母等,守孝期是不一样的。另外,基于皇帝的职业特殊性,其守孝期也有变通。古代的基本守孝制度按照礼法,亲人去世,守
-
为什么淮南王处处与汉武帝作对?
政治问题,谈不上作对,根子是刘安心存野心,觉得自己有承继大位的天命。皇位面前六亲不认,刘安早在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就想参与反叛,结果由于太愚蠢被夺了兵权,反而救了自己。刘安为何野心膨胀?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自身的特殊情况。灭诸吕后,汉文帝的上位让宗室子弟不服当年铲除诸吕后,功
-
张汤是不是汉武帝的宠臣?他真的审问过老鼠吗?
毫无疑问张汤是汉武帝最宠信的大臣之一,张汤虽然是御史大夫(副丞相),但是他的实际权力要远远大于丞相。张汤审老鼠的事,在《史记》和《汉书》中都有记载,是真事。张汤审老鼠的故事张汤的父亲曾任长安丞,大概从小生活环境的影响,张汤经常能看到父亲审理案件的过程,小小年纪,居然对审案流程烂熟
-
汉朝的苍鹰郅都是个怎样的人?
郅都是西汉名声最好的酷吏!西汉盛产酷吏,司马迁在《史记》中,特地设立《酷吏传》,除了执法严苛,这些酷吏们往往留下很多诟病,比如贪财、枉法、结党等等。郅都一样都不沾,他洁身自好,刚正不阿。因为审理废太子刘荣侵占祖庙案时,导致刘荣自杀,深为窦太后嫉恨,被冤杀!用四个字大体就可以概括郅
-
巫蛊之祸中,汉武帝为何选择相信奸臣江充,而不相信自己的儿子?
巫蛊事件就是一个糊涂案,按照《史记》的记载,存在很多逻辑不通的地方,大概是由于司马迁写这段历史时,案件调查并未结束,资料不全的缘故。而《资治通鉴》则把事件描述得很顺畅,可惜只是司马光个人的解读,不能当成正史。事实上,直到汉武帝去世,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太子刘据是被冤枉了还是真的行
-
汉武帝独尊儒术是因为儒家促进社会稳定开放进步,国家领土统一吗?
汉武帝关注的焦点不是这个,而是皇权。汉武帝独尊儒术,是因为儒家思想有利于皇权独裁,同时他所尊的儒,不是孔子原汁原味的儒,而是由董仲舒加工过的“新儒学”。一句话可以概括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有利于自己的统治!董仲舒的“新儒学”核心思想董仲舒对儒家学术的推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
西汉王政君家族势力为何如此庞大?
王莽之所以能够站在汉帝国政治的最顶端,得益于王氏家族的外戚身份。实事求是讲,王氏家族的人,在历史上并没多少恶行,之所以落下骂名,主要是因为王莽代汉被打入黑名单所致。王氏家族势力庞大,既有其家族本身的原因,也有西汉外戚政治的客观环境原因,更是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王氏家族到底有多
-
西汉名臣公孙弘为何成为汉武帝一朝最成功的宰相?
汉武帝一朝,一共启用过十三位丞相,七位非正常死亡,剩下的要么碌碌无非,要么战战兢兢。只有公孙弘活得最精彩,不光有所建树,还在任上寿终正寝。所以题干说,公孙弘是汉武帝一朝最成功的丞相,一点没错。汉武帝时期的丞相,为何如此悲催呢?原因就是汉武帝行皇权独裁,与相权矛盾很深。这就导致丞相
-
何太后为什么反对何进杀十常侍?
十常侍之乱是引爆东汉帝国的炸弹,是东汉帝国政治斗争的集中爆发点。不过说实话,“十常侍之乱”这个名称并不恰当,准确来说应该叫“何进之乱”,或者叫“袁绍之乱”。何太后反对何进诛杀十常侍,就是内部矛盾复杂性的体现,不能简单看做是何太后个人的私利。实际上,包括陈琳、曹操在内,都反对何进的
-
汉代巫蛊术究竟是什么,竟然让汉武帝如此忌惮?
巫蛊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方术,古人认为,施巫蛊,就会通过神秘的超自然能力,对仇恨对象产生杀伤力。巫蛊之术比较隐蔽,在古人眼里,它是一种阴毒的手段。所以,自秦汉起,法律对施巫蛊就有严厉的惩罚。巫蛊的种类大致有三种,一种是诅咒术,一般是通过向神灵祈求,对被诅咒人形成伤害;一种是人偶压胜,
-
东汉先后有好几家外戚掌权,为什么他们不学王莽代汉篡位?
外戚虽然凶猛,但是纵观历史,没有哪家外戚有能力实现改朝换代!王莽代汉有外戚身份的作用,但决定性的因素却是士族集团,而非外戚单方面作用。东汉外戚所处的环境,与西汉末年截然不同,士族集团与外戚不具备高度融合的条件。没有支持力量,外戚做不到代汉。西汉末年政治势力凋零,外戚势力凸显秦朝是
-
汉朝“大侠”郭解,如果不被汉武帝杀死,会怎样?
有一种异想天开的观点,认为郭解是“东方教父”所以有好事者认为,郭解不死,或许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政体就会翻天覆地。玩笑开得有点大!在中国帝制文化下,郭解这种游侠,逃不出被诛杀的命运,即便汉武帝不杀他,他也会被其他社会力量干掉。郭解的身份,决定了他难容于利益阶层郭解的身份是西汉的特殊群
-
王莽建立的新朝算汉朝的一部分吗?
王莽和他的新朝,在古代帝制时期一直不被承认,所以,一般把新朝算作西汉末年。站在我们今天的视角,来审视王莽的新朝,它应该就是古代正朔王朝,它在治国理念及基本依靠政治力量方面,都与两汉有明显的不同,而且新朝还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新朝具备一个独立王朝的所有要素作为一个独立的正朔王朝,必
-
西汉时期,总共有多少个公主出塞与异域民族和亲?和亲的效果如何?
和亲是西汉政府为了笼络匈奴等少数民族政权,以联姻的方式,力图达成双方的友好合作状态,和亲责任的承担人就是所谓的“公主”。西汉一朝210年,一共有十二位公主出塞和亲,这十二位公主没有一位是真的,分布于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宣帝和汉元帝期间。和亲对象除了两位针对乌
-
汉宣帝要废太子却最终没废的原因是什么?
汉宣帝产生废太子刘奭的想法,源于刘奭过度崇儒,让历来主张“霸王杂用”的汉宣帝担心,刘奭未来会“乱我家”。汉宣帝曾经想以淮阳王刘钦代替刘奭,但是基于对太子生母许平君的怀念,最终不忍心下手。不过,这种说法未免浅薄,以汉宣帝的英明,断然不会因感情因素,不顾国家利益,许平君的感情影响存在
-
刘秀如何荡平河北,奠定东汉王朝根基?
刘秀平河北,从更始元年九月开始,至更始三年六月结束,接近两年时间。当刘秀从洛阳出发前往河北时,他的身份是更始政权代理大司马,河北平定后,他于冀州鄗县正式脱离更始政权,并登基称帝。河北(包括冀州和幽州)之地,就是刘秀创建东汉王朝的基地,从这里开始,南阳人刘秀整整用了十三年时间,才统
-
东汉初年的陇山攻坚战,刘秀为何打了四年多?
陇山是汉中与西凉的分界,西凉的天水郡、陇西郡有一个地方豪强割据势力隗嚣,刘秀的东汉大军,分别在建武六年、八年和十年,三征隗嚣。这三次战争打得很惨烈,也不乏拍案叫绝的经典。攻伐陇山,是刘秀一生中为时最长的攻坚战,之所以这么难打,一是陇山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易守难攻;二是隗嚣多年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