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六十三回合中的占花名分别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暗示吗?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探春:日边红杏倚云栽。李氏:竹篱茅舍自甘心。湘云:只恐夜深花睡去。麝月:开到花糜花事了。

在怡红院庆贺贾宝玉的生日夜宴上,贾府的这些贵族小姐们做的占花游戏。

每一个游戏的答案都代表着自己的命运。

【任是无情也动人】

唐代罗隐《牡丹花》中的诗句,意思是,即是无情的人见了也会动心。

薛宝钗抓的是牡丹花,题着“艳冠群芳″四个字″,花签上这句诗,隐寓着宝钗的性格与特点:她内心冷漠却又能处处得人好感。【日边红杏倚云栽】

这是唐代诗人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中的诗句。

意思是,太阳边上的红杏栽植在白云里。作者把"日″比喻为皇帝,“红杏″比喻为受皇帝器重的大官。

这首诗共四句:

天上碧桃和露种,

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

不向东风怨未开。

这道诗的后两句,隐喻了贾探春将来要远嫁。

【竹篱茅舍自甘心】

这是宋代王琪《梅》中的诗句。

意思是,即使梅花不爱繁华富贵的地方,而喜欢清幽僻静的环境。

在怡红院庆贺宝玉的生日酒宴上,做占花游戏,李纨抓的"老梅″花,上写"露晓寒姿″四个字,隐喻了她守节寡欲的性情。【只恐夜深花睡去】

苏轼《海棠》中的诗句。

在怡红院庆贺宝玉生日的酒筵上,史湘云抓的是海棠花,题着"香梦沉酣″四个字。

《海棠》诗最后两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意思是:只怕夜深海棠花凋谢,所以点燃蜡烛高举着它去照海棠的红妆。

这是作者苏轼怜惜春光短促,好景不长,在夜里也要点烛赏花。

这两句诗隐喻了史湘云的悲惨命运。

【开到茶䕷花事了】

宋代王琪《春薯游小园》中的诗句。

在怡红院庆贺宝玉生日的酒宴上,麝月抓了枝茶䕷花,上面题着"韶华胜级″四个字。

意思是,茶䕷开花时,一春的花事就结束了。

这句诗隐喻着贾府的衰败,春光已去,花事已了。【连理技头花正开】

宋代朱淑真《惜春》诗中的诗句。

在怡红院庆贺宝玉生日的酒宴上,香菱抓了枝并蒂花,题着"联春绕瑞″四个字。

《情春》诗开头两句是:“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更相催。"

这两句诗隐喻了香菱的悲惨命运。"妒花风雨″,指悍妇夏金桂。"更相催″,指香菱被金桂迫害致死。

但是续书却违背了曹雪芹原先安排的这个结局。【莫怨东风当自嗟】

宋代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中的诗句。

在怡红院庆贺宝玉的生日酒宴上,林黛玉取了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个字。

全诗最后两句是:“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意思是,貌美过人的女子,大多是薄命的,这不要抱怨东风,应该叹息自己的命苦。

这句诗隐喻了林黛玉的悲惨结局。

【桃红又是一年春】

宋代谢枋《庆全庵桃花》中的诗句。

在怡红院的酒宴上,袭人取了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个字。

这首诗共四句:

寻得桃源好避秦,

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

怕有渔郎来问津。

这首诗隐喻了花袭人的命运。

她在贾家破败时,另找归宿,嫁给了优伶蒋玉菡。

作者:一片红与红楼梦,欢迎关注我,专业为你解读、写作《红楼梦》中的人与事。

《红楼梦》六十三回合中的占花名分别是什么意思?

《红楼梦》六十三回,大观园里群芳开夜宴恭贺宝玉生日,大家玩占花名签,虽是游戏却意味深长。在这个游戏里,作者共写了八个人占的花名签,现一一简析。

开场的是薛宝钗,她掣出的花名签题着“艳冠群芳”,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此诗出自

唐.罗隐《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诗意:牡丹随着东风一起开谢,当是别有原因吧,是否它因为赢得君之眷顾,如同昔日的杨贵妃和李夫人(这二人都没好下场,都是凭借君王宠爱而家族鸡犬升天,而且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李夫人之弟李广利正合薛宝钗所说“我倒像杨贵妃,只是没个好兄弟做得杨国忠的”)。牡丹也一样,只要有着倾国之美,即使无情,不也一样动人么!(所以这哪里在写牡丹,分明是写人,而且非得说牡丹无情),美丽的芍药也只是你的近侍,芙蓉也被你的芳尘挤入了池中去。(这么利害的牡丹)终于还是被韩令(韩弘)砍掉了,就算是冠艳群芳也还是辜负了秾华。

众人都笑说也只有宝钗堪称牡丹。如果作者仅想用牡丹之雍容华贵艳冠群芳来比宝钗,写牡丹的诗那么多,况且这首诗也并不写牡丹如何美,而是写作者要表达的一股隐寓,带着诗人个人强烈的情感倾向,而且将国色天香的牡丹非要用“无情”二字,全诗散发着凌厉之气、咄咄逼人之感,和那么一种讽刺意味。

所以这首诗写牡丹,实写人的关系,寓意极深,芍药花这是指史湘云,她不是睡在芍药花丛里嘛。芙蓉花当然是指孤标傲世的林黛玉,非常有意思了吧,宝玉最后抛家弃宝钗于不顾,不就是那个砍去牡丹的韩令吗?作者用这样一句唐诗,实在契合钗黛湘玉四人的关系。

第二支是探春掣了一支“瑶池仙品”,“日边红杏倚云栽”,注“得此签者,必得贵婿”,此诗出自唐.高蟾《上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作者用“天上碧桃”“日边红杏”象征地位的高高在上、身价百倍,“和露种”“倚云栽”是表达它们春风得意,平步青云,有富丽高贵之意,在这里喻探春日后会贵为王妃。后两句的生在秋江边的芙蓉,是高蟾将自已的人品格调自比芙蓉,怪自已没有生对地方(秋江上),没有生对时机(正值东风),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所以黛玉和探春开玩笑,探春说大嫂子顺手给她(黛玉)一下子,李纨调侃探春黛玉说“人家不得贵婿仅挨打,我也不忍的”。和这首诗倒是对映的好。

第三支是李纨掣出“霜晓寒姿”“竹篱茅舍自甘心”。出自

宋.王淇《梅》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矛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这是以梅喻李纨,又用了“梅妻鹤子”林和靖的典故,和李纨不喜张扬的个性以及母子俩独善其身的生活态度极其符合。

第四支是说史湘云,她掣出的画了一支海棠,题“香梦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此诗出自苏轼.《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大意:月华忽略了海棠的芳容,只是海棠如此的芳华绝代,怎忍让它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下?它的积蓄努力的盛放,居然被掩盖而无人欣赏,岂不令它失望伤心?夜深了,海棠花冷清孤寂得也要睡去了吧?一如寂寞无眠的我,好吧,就让我来倾听你花开的声音,陪伴你,当然也是你陪伴我的心灵啊,同样寂寞的海棠!表达诗人对海棠的怜惜,也表达诗人和海棠的同病相怜。

我理解此句诗有两处照映,一处是史湘云的“醉卧芍药裀”,另一处照映贾宝玉赞赏的秦可卿卧室里挂着的那幅《海棠春睡图》。更有两层深意,一是要对照喻宝钗的那首《牡丹花》,另一层则是脂批透出的宝玉和湘云白首贫窘中相逢时同病相怜的无限感叹。

第五支为麝月掣出“韶华胜极”“开到荼靡花事了”。是出自

宋.王淇《春暮游小园》

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靡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荼靡花是春天开的最晚的花,此花开完,春天也就尽了,因此题目称暮春,麝月是跟随宝玉到最后的丫鬟,脂批透露,袭人离开时曾和宝玉说“好歹留着麝月”。《红楼梦》脂本二十一回脂批曰:

……故后文方能‘悬崖撒手’一回,若他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玉一生偏僻处。

也证明了麝月是跟到宝玉最后的一个丫鬟。作者将暮春开放的荼靡花比喻麝月即为此意。“花事了”也是一语双关,也是暗指,大观园群芳散尽,宝玉出家,一切终了。

第六支是香菱的“联春绕瑞”“连理枝头花正开”。出自宋代才女朱淑真.《落花》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红楼梦》作者以“并蒂、连理”形容香菱,以妒花的风雨形容夏金桂,在夏金桂的辣手摧残下,香菱这支并蒂“落花”调零了。作者不但将此诗,连朱淑真都是作为香菱的隐寓,朱淑真的《断肠集》也是香菱的一个重要符号,而且在现实中,朱淑真以一代才女竟然嫁了一个一字不识的粗莽村夫,她死后,她的丈夫将她的诗稿当柴草烧掉,后人视为跺脚之恨。看香菱学诗对比呆霸王薛蟠的粗俗,不也同样令人扼腕叹息吗!

第七支就是黛玉的了。黛玉掣出的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出自宋.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己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作者为什么选这首诗句做为黛玉的花名签,而且此诗无一句芙蓉之语,我许久都未能解析,但是我们放在更广阔的一个天地来看,此诗前大半段都在叙事就不说了,后一句的“东风”,我们知道王昭君时期的汉朝是很强大的,匈奴单于是对汉称臣的,昭君出塞应该说是汉朝有着绝对的主动权,王昭君的政治地位在匈奴也是无比尊崇,汉在东,匈奴在西,所以是“东风压倒西风”,也可以理解东土对匈奴影响巨大。但写此诗的欧阳修是宋朝人,而且欧阳修首先是政治家,而且是“和王介甫”,不会没事八掛,更多的是政治意味,我们都知道宋代崇文,国防很弱,和汉朝强大国防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此时已是“西风压倒东风”了。那么在《红楼梦》里呢?谁是东风,谁又是西风呢?不言而喻了,在此作者又怕我们想不到,又注云“(黛玉)自饮一杯,牡丹(宝钗)陪饮一杯。”

第八支是袭人取了一支是为桃花,题“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出自

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桃花,实在是贴合袭人,有着俗气的鲜艳,小家碧玉式的,不火热,还算温暖,有些暧昧,有些肤浅,虽有可爱之处,但也常被忽略。她达不到晴雯那样可以入得宝玉的心,但她追随世俗主流价值观“随流水”,倒很有自已的生存之道,也能时时给予宝玉表浅的慰藉。宝玉是曾依恋袭人的,袭人也是不愿赎身,以成为宝玉姨娘为最高目标,只是造化弄人,“怕有渔郎来问津”,主人转眼成为过客,而伶人(蒋玉菡)反客为主,就是那问津的渔郎了。

群芳开夜宴寿怡红是贾府最后一次欢乐的场景,也算是贾府大厦将倾前最后一支欢歌,作者借花名签又一次书写这些闺阁女儿的命运和结局,又一次向读者以此方式揭示谜局,读这一节,不禁再次为作者如篆巨笔深深折服。此夜之后,贾敬暴亡、贾琏偷娶尤二姐、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绣春囊事件、抄检大观园等等一系列家族自杀自灭愈加激烈,贾府大厦摇摇欲坠,大观园风雨飘摇,一场大梦就要落幕了。

《红楼梦》六十三回合中的占花名分别是什么意思?

宝玉的生日,宫中有位老太妃薨了贾母、太太们忙着进宫去奔丧,大观园成为了女儿们欢乐的海洋。白天的欢宴余兴未了,夜晚怡红院重开夜宴。这是大观园中最后的欢宴,怡红院的丫环们请来李纨、探春、宝钗、黛玉、湘云,占花名的游戏雅俗共赏小姐丫环们齐参与好不热闹。宝钗抽中花签是群芳之首牡丹花。黛玉是风露轻愁的芙蓉花。探春是日边红杏倚云栽。李纨是一枝老梅。湘云是只恐夜深花睡去的海棠花。袭人桃花又是一年春。麝月开到荼靡花事了。芳官在夜宴上唱了曲,却没有轮到抽花签的机会。晴雯在夜宴开场时兴奋的女出主意张罗着去请这个那个,却也并没有轮到抽花签的机会。

关于女主们各个花签的寓意深长,已经有太多的解读就不再多说了。想说一说这个“最后的晚餐”其它们意味。

怡红院丫环们请来的大观园中正主子奶奶李纨和小姐探春、表小姐宝钗、黛玉、湘云都抽中了预示个人命运的花签。而怡红院中丫环们却只有两个抽中花签的。一个是与宝玉初夜“起头的”袭人,通过王夫人认定的宝玉的“准姨娘”。另一个是袭人离开贾府时最后的叮嘱“好夕留着麝月”。宝玉最宠爱“撕扇子千金一笑”的晴雯并没有花名。宝玉最早喜爱的,在地上画蔷字的是小旦龄官却已经心有所属了。老太妃薨了宝玉的怡红院终于分得小旦芳官,小芳官兴高彩烈的来了被受宝玉宠爱。宠爱得晴雯都有点小嫉妒了说芳官“会两出戏,像杀了贼王擒了反判。”。贾母和太太们入宫为老太妃奔丧,大观园中有了新气象。以晴雯为首新留下来的一班小戏子芳官等人,她们仗着宝二爷的极度宠溺大观园中已经渐渐在萌芽出依仗宝二爷名头的“太子党”了。

小戏子们都自江南来在梨香院中学戏同吃同住同门师姐妹本为一气,分配到大观园后以芳官为首持宝二爷之宠私相授受传递贵重物品玫瑰露、茯苓霜、蔷薇硝,小戏子们联合起来与赵姨娘以及婆子们对战。宝二爷立场鲜明女儿们是“水做的”,婆子们是可恶的“死鱼眼睛”。尤其芳官还搭建了从大观园厨房柳嫂-柳五儿-芳官-晴雯-宝玉-凤姐的人事安排路线。特别是晴雯拿出宝二爷的名头打压众婆子,怡红院靠着宝二爷的名头在大观园柳嫂主持的厨房里霸气侧漏。晴雯出主意让宝玉装病,引出贾母亲自主持查赌弄得大观园的基层工作婆子们人仰马翻被撵、被打、被没收赌金损失悲痛,旧的管理秩序遭受严重挑战。王夫人控制局面凤姐具体执行的“太后党”管理系统眼看着有了一丝丝缝隙渐渐出现有局部失控的迹象,大观园内贾府过去盘根错节构成的各种权力利益的平衡有了可能被打破重新分配的趋向。“抄检大观园”这场宝二爷“太子党”与王夫人“太后党”新旧势力的对决是必然发生。刚刚才处于萌芽阶段的“太子党”必然彻底失败,以一纸“芙蓉女儿诔”告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