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明朝、清朝为什么都不超过300年?
这是"历史周期率"使然!事实证明,历史上任何强大的王朝都不会逃过这一历史规律。
所谓历史周期率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
那么,为什么强大到无以复加的唐朝、明朝、清朝为什么都不超过300年?
首先,唐、明、清三个朝代都强大至极,但是,都没有摆脱300年的周期率。
唐朝,从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大唐王朝开始,到公元907年后梁太祖朱温篡第十夺取唐政权为止,期间,唐朝共计存在289年。距离300相差11年。
明朝自1368年朱元章称帝,到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明朝最后一代皇帝自缢而亡至。期间也只有276年的历史。距离300年相差24年。期间,有众所周知的永乐大典、郑和七下西洋等重大历史事件。
清王朝的国运时间是这样的:明朝灭亡后,清朝还没有统一中国,也就是1644年也不是清朝立国的时间点。就算从清王朝的先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算起,也就是从1616年算起,至1912年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为止,也只有296年的历史,距离300年只差4年。
其次,唐、明、清三个朝代开局都有盛世,但是,盛极必衰,终究都逐渐走向没落。
众所周知,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执掌朝政时,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较缓和,再加上李世民、魏征等君臣的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后来武则天上台后,政治开明,任人唯贤,有狄仁杰、张柬之、姚崇等一班大臣辅佐,开创了开元盛世。
明朝建立前期,在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领导下,经过朱棣、朱高炽等皇族成员努力,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也开创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大家所熟知的《永乐大典》、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山海关等都是明朝时出现的。
到了清朝,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期间。当时,社会稳定,国力最强,改革最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社会的各个方面在达到极致,走向顶峰,持续时间长达134年,史称乾隆盛世。
上述三个王朝,在强盛时间,经济。社会、军事等各方面已居世界的前列,所有这些都只是昙花一现,都没有摆脱300年的历史周期率。
再次,如果没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力,朝代更替是必然规律。
新生事物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一个新政权的产生,能够推翻前面的政权,能够建立自己的政权,必须有其强大的一面,所有政权在建立时都有着符合社会发展的因素。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央统治集团的腐朽,唐玄宗奢侈极欲,导致对政权弱化,地方官员权势力鼓胀,大量农民推动土地,这些都为唐朝的灭亡埋下了实祸根。
明朝也如此,朱元章刚建立明朝政权时,统治集团内矛盾较少,而到了后期万历年间,东林党争,文官把持朝政,架空皇权,内部腐败滋生蔓延,农民起义不断,又国力空虚,国防形同虚设,不灭亡才怪。
到了清王朝,其后期的腐败、衰落较前两个强大的政权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清王朝建立时,世界经济已经在发展,而清王朝最严重的就是固步自封,闭关锁国,不思进取。
短视的清王朝自以为将国家封锁起来,不与外界发生任何关系就可以万事大吉。岂料,正是这样的封闭,让清朝更加落后于世界,而境外的列强则日益更加强大。
丛林法则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进攻下,清政府被列强打得无以为计,只有不断地割地赔款。再加上军阀割据,战火不断,清王朝的灭亡也就在所难免。
最后,封建王朝固化守旧的思维,是导致其兴衰更替不可逾越的历史规律。
说起历史周期率问题,不能不提及黄炎培老先生。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实业家。
黄老先生认为,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秦朝、元朝曾经不可一世,但很快就日薄西山;汉、唐是世人称道的盛世,也不过几百年。
所以,黄老先生在延安时期就向毛主席提出了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毛主席的答复更是简单:“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二者都不可少。”
就是说,一个国家要想永远阔步向前,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同时,还要有一个正确的制度,用制度和纪律来消除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确保健康向前。
历史反复证明,执掌政权后如何做到节俭内敛、慎终如始不容易,而严以治吏、防腐戒奢更不容易,在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更是不容易。
古人说:“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最根本的就是要靠制度。任何时候,任何朝代,不从政治体制上彻底解决问题,不从制度上解决问题,那么,任何时候都不会逃脱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规律。
唐朝、明朝、清朝为什么都不超过300年?
唐朝先后存在了289年,明朝存在了276年,清朝存在了268年,都没有超过300年,而存在的时间在长短上面又非常接近。因此,就有人猜测,是不是存在着一种关于中国古代王朝存在时间长短的规律。或者又存在着几种中国古代王朝盛衰的模型。
小编觉得,这样的规律是不存在的。因为纵观中国历史,300年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砍儿,汉朝和宋朝都超过了300年,秦隋只有几十年,晋朝只有一百多年,元朝还不到一百年,而且每个朝代所面临的问题都不太一样,所以不存在这样一个周期律,或者存在某种数学意义上的王朝兴衰和更替模型。即便是某个或者某几个朝代之间存在那样的情况,也多是巧合。
不过,有一点必须承认的就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在许多基本问题上还是有相似性的,所以,古代封建王朝的兴衰虽然没有时间上的规律,但是在基本逻辑和历史演变上面还是比较像的。
比如,中国古代的土地问题,但凡没有很好的解决土地问题的王朝,其王朝存续的时间内,都会不断的爆发农民起义,比如号称“不立田制”的宋朝。但是因为宋朝的贸易和商业发达,所以宋朝的老百姓实际上过得不苦。因此,宋朝存在的时间也就相对长了些。但是如果把土地问题很好的解决了的,比如实行“一条鞭法”的明朝,实行“摊丁入亩”的清朝,存在的时间都比较长。
中国古代因为王朝更替不止一次,所以,普通老百姓对于王朝更替有了更多自己的认知,一旦皇权出现问题,许多人就会揭竿而起,这一点与日本不太一样。不要说到两百年,就是一百年的时候,一般的王朝都会面临比较大的危机,就看统治者怎么化解,化解好的像明朝可以持续近三百年,化解不好的,比如像元朝,持续只有89年。
因此,小编认为,中国古代不存在这样一个王朝之间更迭的时间长短的规律可循。
唐朝、明朝、清朝为什么都不超过300年?
古代封建家天下皇朝都不超过三百年,这个不是偶然的现象,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我们看看古代华夏王朝的寿命。
夏朝,正史没有确切的记录,就拿现在传下的说法是真的有471年;
商朝,438年;
周朝867年。
这几个朝代都超过了三百年啊。但是这几个朝代和秦及以后的封建王朝是完全不同的。
这些王朝实行的都是分封制。国王只是共主,多数时候都没有多少实权。各个诸侯也就不会去威胁这样的共主的。就像现在还存在的日本皇室一样,历史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没有实权的,这样的牌位,很多时候,很多权势集团还是需要他们存在的。
在秦朝开始,基本上都是集权制了。汉朝、明朝也有皇室诸侯王,但是权力都受到很大限制,天下主要是皇帝的。
这样的朝代,没有超过三百年的。
汉朝是超过了四百年,但是东汉几乎就是新建的王朝,光武帝刘秀是靠自己的实力打下的天下,正常情况,他这种远支的皇族,是不可能有机会靠继承当上皇帝的。
宋朝北宋南宋加一起才320年。也可以说是两个皇朝了。
好的,将近三百年,多数是二百年左右。秦:16年;西汉:210年;东汉:196年;西晋:51年;东晋:103年;隋:38年;唐:290年;北宋167年;南宋:152年;元:98年;明:277年;清:296年。
清朝最长。
为什么整个王朝的寿命都不过三百年呢?
道理很简单。这个有些像民间百姓谈一个家庭的穷富一样: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穷的到第三代时,媳妇都娶不上了,没了后人,自然穷不下去了。富不过三代,富人有钱,妻妾就多,儿子也多,儿子还有钱时,也照样妻妾众多,这样每代都要分家产,大富之家变成小富,分着分着,就不富了。再加上多数富贵之家,守成坐吃山空的就多。
一个家天下的皇朝也是这个道理。
拿最典型的清朝为例。清朝算上关外二帝,共十二帝。
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康熙四帝,是定鼎打天下的时代。锐气外露,开拓进取。历86年。
雍正、乾隆、嘉庆、三帝,是清朝发展的高峰阶段,达到最盛,也是衰落的开始。历98年。
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帝,是清朝加速衰落直至灭亡的时期。历92年。
每一个阶段,基本都是正常三代人的时间。有的阶段看似人比较多,但是多数寿命较短。比如咸丰、同治、光绪都只有二三十岁。福临也是只活了二十四岁。就是说,这一阶段的皇帝,从经历和寿命上最年长的会对孙辈有重大影响。更晚就差多了。
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原因,做得好的,圣主明君开局的,也得到很好的后人传承的,就能达到接近三百寿命。清朝是个理想状态。唐朝也可以。李渊、李世民、李治开局很好,第二阶段唐玄宗李隆基算是中兴之主,可惜没能坚持下来。到唐末出现了事实上的藩镇割据。
秦、隋这样的朝代,实际上是开局阶段,最重要的传承出现了问题。西汉奠基者刘邦很厉害,只是传承者出了点小问题,但是不严重。刘盈能力一般,却有吕后辅助。文景之治,算是西汉之初的开局中,二三代的传承。这个还是不错的。汉武帝,是西汉顶峰阶段的开始。但他让幼子继位,对后面的稳定非常不利。开启了外戚辅政的时代。所以西汉的鼎盛时期不长。武帝之后,很快就进入衰亡的末期了。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皇朝,如果是皇帝专权的那么必然最多有三个时期:定鼎肇启新朝阶段;发展顶峰,高处不胜寒阶段,一般后世称为盛世阶段;亢龙有悔,掉头直下,衰亡阶段。
平均下来,最好的不过百年。也就是三代人的时间。
唐朝、明朝、清朝为什么都不超过300年?
说来遗憾了,既是事实,又是必然。众所周知,唐朝灭亡了,唐人依然在,还修建了大大小小的唐人街,屹立于异国他乡。反观明朝、清朝,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宛如风一样自由。
由此,便谈谈它们的灭亡原因。先说唐朝,藩镇割据是动乱的诱因,又农民起义是推手,加上唐朝中央政府无以为继,自然而然就亡了。再说明朝,党争、天灾不断,激起了农民的求生欲,兼具建州崛起,内外夹击之下,免不了灭亡的下场。最后说清朝,腐朽没落统治,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渐渐淹没在了历史洪流当中。换言之,不管是必然,还是所谓巧合,三朝都陷入了难以为继的状况,进而纷纷瓦解,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当然,它们国祚几乎差不多,符合历朝之惯例。西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延续到了西元907年,国祚289年。而明朝由朱元璋建立,为朱家的天下,从1368年算起,至1644年,总计276年。最后清朝,脱胎于后金政权,出自皇太极之手。倘若,自清军入关计,也就是1644年,那么截止1912年,总共长达268年之久。可见,就三者统治时间,细算也是不一样滴!由唐朝到明朝至清朝,依次递减之。
另外,唐朝算是中古史,承接了上古史的辉煌。至于明朝、清朝,那就是一个时代了,清承明制,取而代之,是为“明清易鼎”。因而,三者所处时代不同,灭亡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
总之,三者灭亡既有共同的原因,又有不同的因素,尤以清朝之灭亡最为不同,最终竟为革命所推翻。唐朝、明朝、清朝为什么都不超过300年?
社会矛盾严重恶化,唐朝有安史之乱,明朝东厂,西厂,官与官之间争斗严重,袁崇焕与皇室之争,使内部矛盾更加恶化,√一清朝后期内忧㚈患,内有太平天国,外有八国联军,都是社会矛盾恶化,造成失去民心,而终失去政策,当权者都以皇权至上,压迫管理统治百姓,使百姓不得安宁,百姓没有当家作主的权力,肯定要走向灭亡。
唐朝、明朝、清朝为什么都不超过300年?
封建时代的历朝历代,再长都不会超过300年,即便相对强盛的唐朝,明朝,清朝也都没有打破这个尺度,似乎是一个奇怪的历史规律。但是其实也并不奇怪,这是历史的必然,或者说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必然。由政治制度,土地制度,以及税收制度与自然环境等多重因素左右,决定着中国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首先,政治制度上,进入封建时代后,就存在着一种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中央集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夜之间就摸索出最好的制度。秦代开创了郡县制的先河,有效了解决了夏商周以来分封制的弊端,国家开始进入大一统时代。但随后的两汉,刺史和州牧的设置使得地方权利开始抬头,豪强地主日益壮大。东汉以后,国家陷入长期的混战,三国两晋南北朝,纷争战乱几百年。隋唐之后,国家再次大一统,相应的制度使得封建社会经济达到了封建时代的新高峰。但是唐代中期节度使的设置,再次让地方权利扩大,随后国家又一次陷入长期的战乱。宋代对地方官员的权利进行了重大调整,此后,农民起义时有发生,但地方割据开始逐渐退出中国历史。元明清三朝,行省制度传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到了清代可以说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地方分裂逐渐消失,可见历朝历代在中央集权的加强中是一代代人长期摸索的结果。但是地方始终存在着分权的状况,一旦中央政府衰落或者出现问题,国家就会出现分裂与战乱。清朝之后,民国时期国家又一次军阀混战,持续多年。
第二,土地制度上,封建时代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农业社会里,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财富。但是土地私有制存在,使得土地兼并是迟早发生的事。封建时代自然灾害多发,也没有社会保险与福利,单个家庭在对抗天灾人祸方面毕竟能力有限,因病致贫的现象也时常发生。就算没有这些天灾人祸,总有好吃懒做的人。所以历朝历代开国时,因为前朝末年战乱,人口大量减少,多数人其实都有土地。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总有人会失去土地。自耕农失去土地退化为佃农并且依附于地主。慢慢的,土地兼并势不可挡,越来越多的自耕农失去土地,社会矛盾逐渐加大。这个时候,国家其实就比较危险了,换句话说就是风云飘摇。如果统治者相对开明,做出一些调整,保障农民的生存,这个朝代持续的时间可能就会稍长一点,但是也不可能永远续命,除非统治者自己发动“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当然,根本不会有统治者(利益既得者)自己坑自己的。如果统治者无动于衷,视而不见,那么农民起义的时间也就不远了。所以中国历史上,朝代再长也不会超过300年。因为土地兼并是不可阻挡的,只要土地私有制存在,就无法避免。国家的土地就那么多,能养活的人口也就那么多,封建时代的国家也没有任何政策保障下层民众的最基本生存,因而到了一定时代,就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战乱。
第三,税收制度。历朝历代在税收上虽各不相同,但是基本上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以人头来征税和服徭役的。虽然个别朝代在一定阶段也试图按照财产来收税,但是在封建时代,隐瞒财产的难度肯定要远远小于隐瞒人口。因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朝代在刚刚开始时,多数农民都是自耕农,拥有土地,因而可以正常的进行农业生产,为国家提供赋税,国家财政正常运转,社会就会正常发展。即便赋税重一点,但是只要有土地,总还有活路。不过一旦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民失去土地,压力就变大了。财产明明集中到了地主和富商的手里,但是税收的任务却要让无地农民承担,问题就产生了。而多数时期,按人头收税的制度也使得下层民众非常艰辛。应该多交税的富人逃避了大量的赋税,而贫苦百姓却承担了不应有的赋税与徭役,农民失去了活路,国家的财政也会恶化,多数朝代越是财政恶化,就越是荒淫无道,卖官鬻爵,吏治更加败坏,官员上任前都是花钱上台的,上台后肯定变本加厉盘剥百姓,国家也就进入了死亡倒计时了。
最后,自然因素。中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降水的年变化非常大。因而漫长的历史中,真正意义上的风调雨顺是很少的。古代中国以耕种业为主,降水变率大就要求水利设施要弄好。普通家庭是没有能力承担水利设施建设的,因而中央政府要合理使用民力来搞好农业水利建设。统治阶级开明的情况下,国家在这一块搞得就比较好。而统治者如果昏庸无能的话,水利设施往往就会荒废,农业生产就会受到影响,农业社会里,如果农业荒废了,国家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综上所述,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和长期以来按照人头来征税的不合理的税收制度,造成了古代中国各朝代刚刚建立时,社会矛盾相对较小,而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农民失去生计,国家财政出现危机,问题就会迅速增加,如果统治者采取改革,缓和社会矛盾,国家还能维持一段时间的太平。如果统治者破罐子破摔,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地方分离势力的抬升,整个国家将迅速走向衰亡。因而命长者200多年(不到300年),命短者可能就十几二十年。
古代王朝的兴衰也告诉我们后人,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下层民众基本的生存。国家可以存在贫富差距,但是切不可贫富悬殊,一定要把公平和效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此外,税收一定要合理,高收入者高税收,低收入者低税收,贫困人口不需要税收。只有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永享太平。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