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洪承畴在关内,把农民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不仅和孙传庭联合,灭了老闯王高迎祥,而且还把新闯王李自成打得只剩下18骑逃入了深山之中。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嘚瑟起来了,他觉得内乱彻底被平定了,是时候解决一下东北边疆问题了。既然洪承畴打农民军有如此出色的成绩,那么他对付满清八旗应该问题也不大。
于是崇祯皇帝信心满满地让洪承畴督师辽东,成为了新任的蓟辽总督。按照洪承畴在关内的表现来看,让他解决东北事务,应该问题不大。
这或许是崇祯皇帝最后一次对东北局势抱有信心了,关外是否能够反败为胜,就看洪承畴的了,那么洪承畴是怎么表现的呢?对不起,松锦大战的时候,这哥们玩了一出全军覆没,他自己都被八旗兵给俘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洪承畴兵败被俘虏。洪承畴出任蓟辽总督,带着自己的陕西兵马前往关外。这个时候山海关总兵马科、宁远总兵吴三桂、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前屯卫总兵王廷臣等八大总兵,都前来会盟。
一时间,洪承畴手握13万大军,全都是大明朝最精锐的部队。洪承畴的计划是慢慢往前逼近,争取步步为营。这也是孙承宗、袁崇焕等人昔日的主张。
可是兵部尚书陈新甲和崇祯皇帝都一致决定,要求洪承畴快速解决战斗。为啥?因为他们舍不得每日巨额的军费。时间每拖一天,那大明朝就要花费一天的军费。
不得已之下,洪承畴只好出兵向前挺进,结果前面面对多尔衮,后面又遭到了皇太极的包抄。使得明军粮道被切断了,洪承畴带领的13万大军,没有了任何退路。
洪承畴心里慌啊,立刻召集八大总兵商量决一死战的事情。大家约定了第二天一起突围,可是当天晚上,大同总兵王朴却在会议结束以后,率先带着自己的人马跑路了!
吴三桂一看王朴跑了,自己也连忙带着本部人马跑路,他们俩倒是跑得快,结果导致13万明朝军队一片大乱。
王朴、吴三桂的兵马逃到了杏山,马科、李明辅的兵马逃到了塔山。主帅洪承畴无奈也提前突围,结果突围多次,都被清军给挡了回来,只好困守在松山城中。
长达半年的困守,使得洪承畴的部队锐气全无,多次突围无果,城中粮草断绝。在这种情况下,洪承畴兵败被俘虏。
二、洪承畴的失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果这场战斗,完全按照洪承畴自己的意思来办,完全是可以打赢的。因为他们可以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可惜最后完全违背了洪承畴这个主帅的意愿,我们简单看看洪承畴失败的几个重要原因。
- 第一,崇祯和陈新甲过度干涉前线军务。
这是明朝末年,最大的毛病。皇帝和兵部尚书,全部都不在前线,但是对前线却指手画脚。派去的蓟辽总督或者辽东总兵,完全没有自主权。
当时洪承畴主张缓步前进,可是陈新甲却坚决要求速战速决。而且崇祯皇帝还派了马绍愉、张若麒这两个文臣,跑到前线去督战。
也就是说这场仗表面上是洪承畴在指挥,实际上就是崇祯和陈新甲在指挥。洪承畴终于体会到了当年孙承宗、袁崇焕这些人的无奈了。
- 第二,王朴、吴三桂这些人不听使唤。
洪承畴有自己的嫡系人马,那就是他从关内带来的陕西兵。也就是说他只能调动这一部分人马,至于其他八大总兵的人马,洪承畴实际上是无权干涉的。
结果就出现了这么一个问题,洪承畴打算全力跟清军硬碰硬打一仗,而八大总兵们为了保留实力,却都想着要突围出去。
主帅指挥不动手底下的将领,这对洪承畴来说是致命的。因此王朴、吴三桂等人,才会违背会议精神,擅自突围。他们倒是保住了实力,可是却害惨了洪承畴。
- 第三,皇太极布置妥当。
不得不说皇太极这个人绝对是个狠人,据说当时他正在流鼻血,可是他不顾生病,非要日夜兼程500里驰援锦州战局。
他驻扎在松山、杏山之间,这里属于明军的南侧。而济尔哈朗的部队则被安排攻打锦州外城,切断明军的粮道,使得洪承畴无路可归。
这样的布置,不光使得明军被围困,而且还有围城打援的优势。可见皇太极也是个练家子,洪承畴算是遇到对手了!
这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洪承畴最后的失败。可以说,洪承畴是被关内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什么样的单子都敢接。有些业务员只能做国内的单子,却偏偏要做外贸,这不是找死吗?
三、兵败不是投降的原因。洪承畴苦守长达半年以后,最终还是被皇太极的人马给攻破了。无奈之下洪承畴就这么成了俘虏。
当时有人从前线跑回来,告诉崇祯皇帝,洪承畴兵败以后,不肯投降,所以英勇牺牲了。崇祯大为感动,立刻要给洪承畴建祠,打算让百姓们铭记这位大英雄。
结果洪承畴在绝食四天以后,第五天便选择了投降皇太极。他的威望极高,有了洪承畴这枚棋子,满清入关以后,可就顺利多了。
13万大军毁于一旦,洪承畴是需要负一定责任的。不过失败,绝对不是他投降的理由,同样是战败,为何卢象升会选择慷慨赴义呢?这就是差距。崇祯的确不是那种值得为他卖命的主子,但是洪承畴背后,可是大明江山。
总结:洪承畴对清朝的帮助相当大。为什么说洪承畴的投降,影响极大呢?因为这个人在中原地区的威信是很高的,连他都投降了,你觉得其他那些摇摆不定的人,会怎么选呢?
当多尔衮的军队击败了李自成后,清八旗终于集体入关。这个时候洪承畴的作用就大了,他从河北、山东开始一路南下,劝说明朝的各地官员们投降,为清军节省了不少枪支弹药。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
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1641年,大明集结13万大军,下定决心要与大清在辽西走廊决战。
可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洪承畴的13万大军迅速灰飞烟灭了。
洪承畴善于用兵,他所率部队更是精兵强将,为何在此战中表现如此糟糕呢?
决战临近:决战未开,大明已失战略主动自从宁远之战、宁锦之战连续吃亏后,皇太极认识到实力差距,难以骤胜,遂暂停直接对明军精锐进行大举进攻,转取“伐大木”策划:攻击蒙古、朝鲜,切断大明左膀右臂,后又迂回入关,深入大明腹地,削弱大明战争潜力。
到1641年时,后金已征服了朝鲜、蒙古,又向北控制了黑龙江流域,既解除了后顾之忧,又使其人口、版图、兵员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在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和大清迂回入关的双重打击下,大明这根“大木”的根基进一步动摇了。
形势变化,皇太极君臣遂决心:实施决战!
事实证明:皇太极发起决战的时机,对胜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明虽然仍然远大于满清,但此时,大明拼尽全力,也只能组织起10余万大军,其兵力与清军相当,而且,由于饷粮紧张,大明耗不起,只有尽快决战,其无论战略上没有太多选择空间。
此战,从一开始,皇太极就战局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围困锦州:皇太极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大明没有主动权,但皇太极如果操作不当,也未必能把握主动权。
当时,皇太极身边群臣主要有三种主张:1、绕过山海关,直接干京城!2、绕过宁远、锦州,“直抵关门”,直取山海关;3、逼近宁远、锦州,迫使他们没办法种地,自然不能坚持。
皇太极如果采取任何一条,恐怕就拿不住主动权了。
攻宁远孤城都攻不下,皇太极去直接打北京或者山海关,无疑自找没趣;而大明虽然弱了,但也不是什么小邦,你想小打小闹把人家挤出去那也是做梦。
皇太极选定了:锦州。,
锦州在辽西走廊东北部,锦州往西南,松山、杏山、塔山,每城间隔20里,再西南40里,才是另一重镇宁远。
明军救援锦州,以宁远为基地,距锦州百里,路途遥远,补给线较长,利于清军骚扰、截击。
皇太极在距离锦州90里的义州驻兵,以为后勤基地。
随后,皇太极发兵攻打锦州。
如此,清军“先处战地”,无论是打,是拖,都有底气,已把握了主动。
无奈的明军将帅锦州被围,蓟辽总督洪承畴该应战了!
洪承畴不是草包。
他认识到:明军兵力并无绝对优势。而且,明军不善野战。
所以,他认为,明军应该“且战且守”,大军带着粮食、物资,从宁远到塔山,再到杏山、松山,步步为营,稳步推进。
被困锦州的祖大寿也颇有大局观,他派人来告:锦州城池坚固,我们扛得住,您可以稳扎稳打,不必浪战!
无论是援军还是守城军,都清醒认识到应取稳扎稳打之策,大明不是没有将帅之才。
可是···朝廷不干了!
李自成、张献忠闹得欢,这个情况下,集结十余万大军战辽西,朝廷已经够有魄力了!再拖?没钱啦!
洪承畴只能急进。
失败的中央突破对于急进之法,陈新甲提出的方法是:分兵四路,夹击围城敌军,迅速解围。
洪承畴吸收萨尔浒之战的教训,决心集中兵力,并敌一向,中央突破。
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将辎重部署于宁远、杏山、笔架山等处,自率吴三桂等步、骑十万人,分为两个梯队(洪自率7万居前),进至松山。
多尔衮指挥部队奋力迎战,不能取胜。
此时,锦州守军在祖大寿指挥下发起反击,收复了外城。
形势朝着有利于明军的方向发展。
此时,有人建议:趁皇太极援军未至,出奇兵,迅速击破当面之敌,洪承畴未采纳。
如此,在皇太极抵达前,明军虽占据优势,却始终不能破围,改变战局。
当皇太极抵达后,战局再次逆转。
形势瞬间逆转皇太极得知明军大军前来,立刻“传集各路兵马,星集京师”,并将十五岁以上的满、蒙壮丁全部从军,奔赴锦州。
主力对主力的决战,就此开始!
皇太极抵达前线,立刻观察形势,他发现了明军的问题:“大队集前,后队颇弱”。明军精锐十分靠前,后方薄弱。
皇太极做出部署:主力部署于松山、杏山之间,切断松山与后方联系。
洪承畴又不是木头,当然不会就范,立刻组织对清军的猛攻。
明军,仓促反击;清军,立足未稳。
野战对野战,明军没有优势,激战一日,胜负难分。
皇太极一面阻止抵抗,一面袭破了明军屯粮的笔架山。
此时,战场上,双方未分胜负;但是,形势上,只携带数日粮食的明军已经陷入了清军包围。
崩溃洪承畴担心步、骑兵被敌人分割,虽将乳峰山步兵退回松山,十万大军收拢,拼死一战。
次日,再战一日,仍未分胜负。
攻势受阻,粮草被断,明军气势大挫。
洪承畴与众将商议后,决心突围,回到宁远就食,再图后举。
撤退,是最复杂、危险的动作,必须妥善部署,统一行动,否则,满盘崩溃。
明军崩溃了。
原计划次日一起突围,但是,当晚,王朴擅自先逃,吴三桂等总兵见状,也争先撤退···
明军撤退混乱,步骑兵互相践踏,损失惨重。
皇太极已预料明军当夜可能撤退,已周密部署,封锁通道,坚决堵击。
见明军分散突围,皇太极做出调整:各部见明军逃遁,明军逃遁多少人,我们就以多少人去追,争取多歼灭敌人!
如此,明军的突围,变成了一场大溃败!
皇太极预料明军退到杏山后,仍会后撤,遂派军再迂回设伏。
···又一场大崩溃!
一番奔逃,明军被歼者达53000余人!
其实,突围当晚,明军曹变蛟曾攻入皇太极大营。
当时,清军主力已排除追击明军,力量单薄,因此,一时“军中大惊”。
只是···曹变蛟后援不继,只得退出。
可见:明军如果保持统一、有效指挥,未必没有机会成功突围,甚至可能有意外收获。
只是···军心已散,一败涂地。
全歼大量歼灭明军后,清军开始收尾。
清军挖壕筑墙,把仍在松山的洪承畴所部也围了起来,如围锦州一样。
大明令洪承畴死守待援。
只是···此时的大明,哪里还有什么援军可以派来的?
次年二月十八日夜,松山沦陷,洪承畴被俘。
三月十日,坚守了近两年的祖大寿出降,锦州沦陷。
随后,清军在红衣大炮的帮助下,轻松攻取了杏山、塔山,基本控制了辽西走廊。
松锦决战结束。
此次决战,大明王朝仅存的战略力量被歼。
不久,当李自成从西安出发时,精兵强将悉数折于松山的明军无法抵抗。
大明亡了。
松锦决战,是皇太极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
无论是围城打援,还是迂回断敌,或是分兵追击,他都牢牢把握了战场节奏。
大明救不了锦州,不算意外。
但是,大明重兵集团,短短时间灰飞烟灭,则是人祸了。
首先是国力受损。
由于国力受损,大明此战兵力并无优势,而且,无法采取其最擅长的步步为营之法推进。
以不占优势的兵力,用不擅长的方式展开决战,明军未战即已处被动。
其次是主帅人选不当。
洪承畴确实是一位不错的统帅。无论是前期镇压农民军,还是投清后,他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军事、政治才能。
但是,此战前,洪承畴多与农民军交战,与八旗交战经验不足。
此战中,明军在已经决定急战解围的情况下,依然高度集中,以防清军分割、迂回。
这种战法,对付农民军效果不错。
但是,面对作战经验丰富、机动力极强的清军,则“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被兵力相当的清军切断后路。
其实,当时的辽东明军,在袁崇焕等人的经营下,已经具备了相当不错的野战部队,完全可以更加主动。
只是···谁让袁崇焕们已经被崇祯爷自己解决了呢?
洪承畴对辽东军不太熟悉,辽东军将对洪承畴也不太信任,最后,突围时,众将不听号令,各自突围,引发了总崩溃!
国力已衰,将帅无人,大明的国运,到头了。
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松锦之战直接导致后来的甲申国变,明朝灭亡,而这一战,明军唯一的机动部队基本报销,那么,这一战,明军是如何输掉的呢?
指挥这一战的是蓟辽总督洪承畴,首先,在松锦之战爆发之初,洪承畴制定的作战指导方针并不是“以守为战”,而是且战且守即“守而兼战”的方针,崇祯十三年(1640)四月,当崇祯得知清兵在义州筑城屯田、图谋锦州的消息,命令辽东督抚镇臣:“密等方略,自行回奏”时,洪承畴密陈方略即明确指出:“今日筹辽非徒言守,必守而兼战,然后可以成其守;而战又非浪战,必正而出之奇,然后可以成其战。”
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他的作战方针既不是一味死守的消极防御,也不是一味激战的冒险进攻,而是“守而兼战”,一边防守,一边进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当时,兵部将他的这个方针概括为“战守双筹,内外兼顾”,应该说是准确的。
洪承畴的这个作战指导方针,是充分吸取以往明清交战的经验教训,根据敌我双方的各种因素而制定的。萨尔浒之战,杨镐对后金军队的作战能力估计不足,不听杜松、刘綎“敌未可轻”的劝告,轻举妄动,四路进兵,结果导致全军覆没。
后来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的战守无资、形势险峻的情况下,采取以守为主、相机进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作战指导方针,都曾有效地遏制了清兵的攻势,只是由于朝廷的腐败,党争的阻挠破坏,才没有坚持下去。
皇太极在征服朝鲜后,掠夺了大批人口、牲畜和金银财物,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力量,于是开始准备夺取辽西地区,以确保其辽东的统治,并为入中原打开通道。皇太极鉴于满族骑兵擅长野战、不善攻城,过去强攻宁、锦两场的失败教训,于是在义州筑城屯垦,对锦州采取围而不攻、长期围困的“持久之策”,力图迫使明军“耕种自废,难以图存”,撤锦州之守而回宁远,再撤宁远之守而回山海关。
为了解锦州之围,明廷把所有能够调动的约莫14万左右的军队,由洪承畴指挥援辽。洪承畴的作战指导方针,即前文所言那样,稳扎稳打,挡住清兵咄咄逼人的攻势,逐步扭转明军的被动态势。
清军先是连续攻破锦州城东五里台、城北晾马台等几个明军哨所,又攻克锦州城西九台与小凌河西岸等11个明军哨所,加紧对锦州的围困。七月,洪承畴为解锦州之围,率东协总兵曹变蛟、援剿总兵左光先、山海关总兵马科,与吴三桂、刘肇基合击清兵于杏山城北的黄土台,获胜后进至松山,再次击败清兵。
此次进兵“凡三战,松山、杏山皆捷”。清兵的大部队于是退屯义州,不再出战。洪承畴乘机亲至杏山,督令明军将士将由天津海运至老西各仓的米豆抢运到塔山、杏山、松山和锦州。
到九月初六日,运至锦州的粮饷已足可支持到次年三月,松山的粮饷可支持到次年二月,杏山、塔山的粮饷也“所积颇多”。此后,考虑严冬将临,前方战事较少,洪承畴才命马科、吴三桂、刘肇基率所统兵马入关休整,以利来年再战;同时令吴三桂、刘肇基率所统之兵往来松、杏之间,佯示进兵。
皇太极对围攻锦州的失败大为恼火,撤换了围锦州的统帅多尔衮,将其由亲王降级至郡王,派济尔哈朗代替,济尔哈朗按照张存仁的建议,在明军炮火的射程外扎营,将锦州严密包围起来,并策反城里的两营蒙古军,夺占锦州外城。
洪承畴见锦州危急,于四月下旬率大同总兵王朴、宣府总兵杨国柱、中协总兵白广恩、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及马科、曹变蛟、吴三桂齐集宁远,而后向松山进兵,在东西石门与清兵展开一场激战。祖大寿听到炮声,知道援军已到,也率兵出城,对清兵形成夹击之势,此战使得清兵向北退却。明军获胜后遂在松山西北立营,到了六月,济尔哈朗向明军再次发动进攻,却被明军反而夺取了乳峰山顶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的清兵营地,击毙清将梅勒章京翁阿岱等人。
战争到了这里,实际上只要明军坚持下去,大概清军在无法实现战略意图,且国力有限的情况下,自然会退兵,明军有极大可能赢得锦州保卫战的胜利。
然而,这个时候,暂时陷入低谷的西北农民起义军又重新活跃起来,当月,张献忠、罗汝才卷土重来,攻占湖广的谷城和房县,于七月间击败来镇压的官军,崇祯为此直接斩了主持抚局的总理军务熊文灿,派杨嗣昌接手。
而张献忠西入四川,以走致敌,再于崇祯十四年正月率部东下,进入湖广,于二月间攻克襄阳,诛杀襄王,迫使杨嗣昌自杀而亡。然后率部转攻河南,李自成也与崇祯十三年6、7月间进入河南。
面对这种形势,兵部尚书陈新甲坐立不安,他深知崇祯一向急于求成,又性多猜疑,臣僚有功即予旌赏,稍微有失误便严加惩处。如果辽西的战事不能尽快结束,明军无法腾出手来,集中全力镇压农民起义,起义的烈火越烧越旺,自己作为兵部尚书便难辞其咎,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五月间,当崇祯找询锦州解围之策时,他提出分兵四道进攻夹击的方案,希望能速战速决。洪承畴坚决表示反对,崇祯本来也支持洪承畴,但是,陈新甲仍坚持己见,而七月时,清兵因粮饷不足,扬言入攻三协以虚张声势。京师的明朝君臣最怕清兵从三协趁虚而入,威胁北京,于是陈新甲又以此为借口,写信威胁洪承畴,大意就是,你打仗打了一年多,耗费的钱粮有十多万而锦州之围也没有解除,这时候清军犯三协,你到底是要去堵住清军犯三协,还是继续辽西解锦州之围?反正无论选择哪种结果,你又有什么脸面对满朝文武,面对圣上?
与此同时。陈新甲还向崇祯反复密陈速战速决与守而兼战的利弊,并推荐前绥德知县马绍愉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出关赞画军务。崇祯遂密敕洪承畴刻期进兵,兵部还拨给步骑兵13万,超过原议10万之数,洪承畴只得将军饷留在宁远、杏山与塔山西北的笔架山,自率6万大军先行,余军继后,至松山集结,这就埋下了日后惨败的祸根。
明军主力挺近松山,此时清军统帅为多尔衮,双方连续几日作战,互有胜负,但战事焦灼,一时半会分不出胜负,于是多尔衮向沈阳要求,改变原先以半数兵力出战,半数兵力在家休整的做法,全军出战。
皇太极急得“忧愤呕血”,只得按其要求,倾国出动,使得参战总兵力在总数上超过了明军,并代病亲往松山督战。皇太极一到松山,就抓住明军缺粮而又不擅野战的致命弱点,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将主力推进到塔山、杏山之间,不仅夺去明军留在笔架山的粮草,还下令掘壕设障,切断明军与后方的一切联系和粮饷供应。
明军因为缺粮,洪承畴打算拼死一战,然而诸将主张回宁远,军心顿时涣散,洪承畴只好令曹变蛟、王廷臣两镇兵马坚守松山,其余六总兵分左右两路突围。此前吃过败仗的王朴,率先逃跑,吴三桂、唐通、马科、白广思、李辅明也率兵沿海而逃,结果遭到清兵截杀,伤亡惨重。
松山主力也决定要突围,然而三分之二兵力决围冲阵,后又遭到清兵阻击,移屯海岸又尽没于潮水,仅剩下200余人脱险生还,眼看突围无望,洪承畴派人东走小凌河,绕道漠南蒙古,向朝廷求援兵。
松山上的1万多守军苦苦坚持了八个月,始终不见援军到来,于是,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副将夏成德叛变降清,引清兵入城,辽东巡抚丘民仰与总兵曹变蛟、王廷臣等被杀,洪承畴被押解沈阳后降清,四月,清兵又攻破塔山,迫降杏山,历时两年的松锦战役宣告结束。
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我曾经记得兵圣孙武早就说过的一句话: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但是不听上级话尤其是不按皇帝的意思办事,真正做起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先放下洪承畴指挥的以明军惨败而告终的松锦大战不说,我们看看历史上两个典型的案例。一个是岳飞元帅带领的岳家军,在朱仙镇准备一鼓作气收复河山,结果宋高宗赵构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撤军,至此北伐功亏一篑。二是洪承畴手下大将孙传庭,一会儿镇压起义军,一会儿北上拱卫京师,搞得焦头烂额。他在潼关收拾人马,准备防止李自成长驱而入。但崇祯皇帝认为孙传庭怠战,坚持命令出兵。孙传庭无奈之下出兵,最终战死。这样,大明朝唯一的家底都没了,然后就有了“传庭死,大明亡”的说法。
其实,洪承畴也是与上述这两位有同样的经历。洪承畴是很能打仗的,他在与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胜率是十分高的。我还记得在读历史小说《李自成》时,对潼关大战的描述:崇祯十二年(1639年)十月,李自成所率的起义军在陕西,被洪承畴令总兵马科、左光先领兵截击。李自成回师转东,洪承畴又令曹变蛟于潼关设伏邀击,李自成大败,仅余18骑走入陕南商洛山中,仅此一战就可以看出洪承畴的指挥才能。
然而,还是那句老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外行指挥内行,歪打正着的几率是十分渺小的。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清军两路南下,京师戒严。两面受敌的明朝不得不从西线把主帅洪承畴调来率军入卫。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为挽救辽东危局,明廷遣洪承畴率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所谓八总兵兵马,领精锐十三万、马四万来援,集结宁远,与清兵会战。三月,皇太极发大兵采取长期围困锦州的方针,势在必克。洪承畴主张徐徐逼近锦州,步步立营,且战且守,勿轻浪战。如果,按照洪承畴的战略思想,这场战争的结果可能就会发生反转。但这时,上面的压力来了,外行的崇祯皇帝希望速战速决,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来促战,同时辽东监军张若麒也以监军身份不断干预指挥,原本洪承畴作为蓟辽总督和明军主帅,应有节制全部兵马的大权,但此时,已经不能完全掌控全局,直接导致明军在阵前出现重大失误。在皇太极把明军粮道断了之后,反而激起了明军的士气,洪承畴抓住时机准备与清军决一死战,但是不同的声音又出来了,各部总兵主张撤退。最后大家商定好时间决定分批撤回宁远,大同总兵王朴却因贪生怕死,率部先行出逃。结果使得原本精神就高度紧张的明军将士一溃千里“各帅争驰,马步自相蹂践”。这样看来,松锦大战大败,是明军自己打败了自己。人们常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但是,就算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将军,碰到一个瞎指挥的皇帝,结果也不会好到那里去。
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主要是因为明军的后路和粮道被清军抄了。
松锦之战的起因是清军围攻锦州。崇祯皇帝听说锦州城岌岌可危,为了确保关宁锦防线的整体性,以及锦州失守后,可以导致的整个关外防线大崩盘。就派遣了蓟辽总督洪承畴率五万精锐北上救援。
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月,洪承畴率部从北京出发前往锦州。
五月,洪承畴抵达宁远。此时,明军离锦州城不到百里。
洪承畴对前线情况做了初步了解后认为,此时还不是决战的最佳时机。他不敢冒进,便在宁远向朝廷表奏,希望暂缓救援锦州。
然而兵部尚书陈新甲以兵多饷艰为由,主张速战速决,催促洪承畴进军,崇祯皇帝一开始赞同洪承畴的想法,但在陈新甲的反复洗脑下,又临时改变了主意。遂发诏,令洪承畴进军。
无奈之下,洪承畴只得指挥部队北上,寻找清军决战。
可是由于清军早已有准备,明军第一战就中了埋伏——在松山城北部的山岗中,被满洲镶蓝旗斩杀、俘虏了约四千多人。
在松山吃了大亏后,洪承畴发现清军这次来者不善。目的肯定不单是为了拿下锦州,而是希望利用围点打援战术,一举歼灭关宁锦防线内的所有明军。所以洪承畴立即调整战略,不再冒进,而是持重缓行。
不久后,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宣化总兵杨国柱等人率精锐陆续到齐,此时云集在宁远的明军兵力总计13万,马4万。
兵马集聚后,催促进军的诏令又来了。理由跟先前的一样,也是兵多饷艰,十几万大军消耗的给养压得朝廷喘不过气来。
为了催促洪承畴赶快出兵,崇祯皇帝还特意派兵部职方郎中张若麒前去督战。
洪承畴不敢违抗圣意,于是便只得把驻扎在宁远城的全部主力开赴前线,同清军决战。
七月,明军主力抵达松山西北山岗和清军发生激战。此战清朝死伤惨重,几乎要被明军打崩溃。(此战证明只要指挥得当,粮饷充足,明军一样敢跟八旗兵打野战,而且还能打得好)
清军那边,皇太极听说明军兵峰正盛,担心前线生变,就决定亲征。当时,诸王、贝勒和大臣觉得当前形势太过危险,劝皇太极不要鲁莽冲动,然而皇太极对清军战斗力自信十足。他对诸将说:只要我去,打败明军如同摧枯拉朽一般。
但恐彼闻朕至,潜师遁耳。若不去,朕破之如摧枯拉朽也。——《清史稿·本纪第三·太宗二》八月,皇太极抵达前线。当他看到洪承畴在松山以北,乳峰山以西的两山间列七营,环以长壕,并派骑兵分屯于松山东、西、北三方,以松山为基地步步紧逼后,对旁人感叹说:“人们都说洪承畴善于用兵,看来果然是这样的,我们不能大意啊”。
不过,皇太极毕竟是名将,他在仔细研究明军防线后发现:洪承畴把重兵全部集结在了第一线,明军的后方空虚,可以包抄。
想到就做。很快,皇太极便命令多尔衮包抄至明军主力后面,在女儿河至渤海边,挖了三道大壕沟。
清军挖的这种壕沟,深八尺(2.5米),宽一仗二尺(将近四米),人马都不能过。人要是掉下去,就爬不上来了。
洪承畴听说清军挖沟,而且清军还沿壕沟扎营列阵,遂即统兵进攻。可激战一日,明军未能突破清军的壕沟防线。
又过了一天,清军突袭明军设在笔架山的粮草基地。消息传到明军大营,后路被抄,粮草也被抢走,明军的人心很快就散了。战场形势从先前的两军旗鼓相当,突然变成了明军单方面的军心大乱。
此时,洪承畴犹豫了。他害怕全军覆没,便下了一个突围命令,决定回宁远补给。
然而,就在明军撤退的节骨眼上,却出了个幺蛾子。
什么幺蛾子呢?就在明军决定撤退当晚,大同总兵王朴率先领兵跑了。别的总兵听说王朴跑了,一时间阵脚大乱,便各自撤退。
吴三桂跟在王朴后面,逃往杏山城。
马科、唐通、白广恩、李辅明先是往杏山方向逃跑,然后又往塔山跑,结果被早已设伏的清军逮了个正着,一通大屠杀。
王朴和吴三桂在杏山整顿溃兵后,继续逃往宁远,至半路也被清军逮到,损失惨重,仅带残兵败卒回到宁远。
清军见突围明军逃远了,追不上了,就退回松山包围圈,继续围困没突围出去的曹变蛟和王廷臣两部。
当时曹、王两部合计万余名残兵,固守在松山城内,在洪承畴的指挥下,固守待援。可是明军主力已被歼灭大半,此时明廷以无精锐之兵增援松山。
所以在十二月,阿济格在宁远击败明军增援松山的范志完部后,清军拿下锦州和松山已成定局。洪承畴败局已定。
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被围了六个月之久的松山明军濒临崩溃。松山城副将夏承德不想给大明朝殉葬,就派他弟弟和清军约降,以其子夏舒作为人质,半夜放下云梯放清军入城。
于是,松山城就这么被清军攻克了。城内的总兵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兵败被杀,洪承畴和祖大乐兵败被俘至沈阳。(不杀祖大乐是因为要用他劝降锦州主将祖大寿)
三月八日,锦州守将祖大寿无法再坚持,遂率部献城归降,清军占领锦州。
四月二十二日,清军攻打杏山城。杏山守将吕品奇率部不战而降(先前突围出来的明军残余部队)。清军占领杏山。
至此,松锦大战结束,清军以死伤大约一万人的代价,消灭了大约六万明军。明朝在山海关外,仅剩宁远一座城池,九边精锐几乎损失殆尽。
总的来说,明军在松锦大战的失败,可以归纳为三点原因。
第一,崇祯皇帝盲目催战,导致洪承畴只能轻进顿师,非常被动。不过崇祯皇帝确实也有难处。毕竟当时河南大旱,李自成、张献忠在中原兵势极旺。崇祯也确实拿不出银子供洪承畴稳扎稳打。
第二,洪承畴指挥失误。洪承畴虽然精通兵家权谋,但松锦大战指挥的确实有问题。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洪承畴都极为的犹豫,信心不够强。
第三,部分将官畏死。明军在松山被清军包围时,其实兵员和装备都好于清军,当时如果能整体撤回去,仍然有反攻的机会,不至于像后来那样元气大伤。然而王朴为了自己活命,竟然动摇了全军士气,导致一发不可收拾,明军再也无力与清军一战。(王朴后来被处死)
另外由于松锦大战失利,崇祯彻底放弃了两线作战的想法。他暗中采纳了先前催促洪承畴速战速决的兵部尚书陈新甲的建议,派人与皇太极议和。结果后来事情被无意间泄露消息,舆论大哗,崇祯为了甩锅,就把陈新甲当作替罪羊杀了。
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明清之际的战事,依照时间顺序,可大致归纳为抚顺之战、萨尔浒之战、辽沈之战、广宁之战、宁远之战、入口之战、松锦之战和山海关之战。从军事地理角度看,这些战事谋取的目标虽然不一致,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了一步步打通入关的道路。
抚顺之战、萨尔浒之战的发生地均位于松辽平原的边缘,清朝的筹建者们只要赢得这两场战役,就意味着生活在长白山中的女真人走出了山地,进入平原,这就为与明朝进一步争雄创造了条件。
女真人在赢得了辽沈之战后,完成了从松辽平原边缘进入平原腹地的战略目标,并将政治核心从赫图阿拉迁向了沈阳。沈阳位于辽河以东,若要赢得天下就必须入关。
“辽西走廊”是东北与中原腹地沟通的要道,广义上的辽西走廊并非指某一条道路,而是数条古道的总称。其中一条便是指由北京出发经山海关到锦州。狭义上的辽西走廊指的就是傍海路,自明代开始,辽西故道大部分废除不用,唯有傍海道保留至今。
而通向关内的傍海道位于辽河以西,因此之后的广宁之战、宁远之战、入口之战、松锦之战和山海关之战,战略意图都是一样的,即女真人力争赢得傍海道,进而打通通向关内的道路。
与此相对,明朝便是全力防守这一交通咽喉,但效果并不理想。数次交锋除袁崇焕指挥的“宁远大捷”外,几乎是屡战屡败。广宁之战的失利,明朝失去了辽西走廊北出口--广宁。之后清朝的筹建者将矛头对准了宁远,若宁远失守,则只能依靠山海关。
之后的松锦之战、山海关之战相继失利,,造成的结果就是,明朝失去了辽西走廊,女真人基本打通了入关的道路。
题目中所指明朝统帅洪承畴和清朝的大决战,所指便是松锦之战。明崇祯十三年(1640)到崇祯十五年(1642),明、清进行了第二次决战,这次决战前后历时两年。这一场战争的战场在关外的松山、锦州等地,故史称“松锦之战”,或“松锦决战”。
历史背景明军设立的宁锦防线牢不可破,于是皇太极改变了对明的作战方针,绕过宁远、锦州,从山海关以西突入明朝境内,进行掳掠。
所以,在松锦之战前,皇太极已组织进行了五次入关之役,虽然这五次战争并未能使清军的版图有所扩张,但是掠夺了明朝大量的财物。从军事上和经济上削弱了明朝的实力,壮大了自己,从心理上,每一次入关之役都引起了明朝极大的恐慌,不断地摧毁着明朝君臣的心理防线,而清军的八旗将士却在一次次的实战中,不仅得到了锻炼,而且增强了士气和信心。
但清军要想入主中原,就必须攻破明朝的宁锦防线。1638年,皇太极曾亲率多铎、济尔哈朗等进攻山海关,然而多铎走到中后所,便遭遇了祖大寿,被打得大败而归。1639年,多尔衮再次出关,皇太极率代善、孔有德等满、汉军队向锦州侧翼松山发动猛攻,尽管红衣大炮都用上了,但还是未撼动明军的宁锦防线。
清军要想挥师南下,突破宁锦防线势在必行,对于辽西走廊而言,锦州的军事地位不在山海关之下,因此,控制了锦州就等于切断了经行辽西走廊的交通道路。于是明清一场大决战便不可避免。
剪枝之术之围困锦州崇祯十三年正月,清都察院参政张存仁、祖可法等人联名向皇太极提出了三种打败明朝的方案。第一种“刺心之术”,即先攻北京,再攻河北。第二种“断喉之术”,即先破山海关,驻扎军队在广宁一带。第三种“剪枝之术”,即逼临宁锦门户,迫使明军无法从事屯耕工作,从而导致明军立足不稳。
皇太极选择了修正后的第三种方案,即清军在义州筑城、屯田,并对锦、宁一带的明军不断地进行袭扰,同时制定了攻克锦州的策略,即以屯种为根本,长期有效地将锦州围困,不间断的袭扰的同时,设法招降锦州城守将祖大寿。
清军的确适时地夺取了锦州周边的一些哨所、墩台,引得明朝坐不住了。崇祯十三年,明朝派出了蓟辽总督洪承畴前往锦州督师。他率领了刘肇基、吴三桂、马科和曹变蛟四镇兵马在杏山城一带对清军进行了阻击。
这也意味着战役进入了对峙局面,双方谁也一时伤不了谁。明军要解锦州之围,首先要解决的松、锦、杏诸城的军粮问题,洪承畴利用多尔衮在管理上松懈倦怠的机会,从宁远向松、锦、杏诸城快速输送了大量粮食,从而暂时缓解了松、锦杏诸城的后勤问题。
很明显,清军设计的锦州之围出现了漏洞,皇太极为此将多尔衮降职罚款,但并未打算撤退。崇祯十四年三月,换班者轮到了济尔哈朗,他继续清军的围困锦州策略。这次清军在锦州城四周挖掘了深壕,并沿壕修筑了垛口,几乎把锦州围了个水泄不通。
至三月底,锦州东关外城的蒙古兵便爆发了叛乱,清军乘势攻陷了外城,锦州的形势十分危争。四月中,洪承畴率七位总兵集结宁远,遂挥师北上解锦州之急。明清双方在锦州城南的东、西石门展开了激战,双方各有损伤。
同年六月,双方又在松山西北展开大战,明军一连夺取了清军三个旗的营地。这一战,明军掌握了主动权,振奋了士气。
七月,明廷下达了大举出击的命令,结果这一命令不但导致松锦战场的优势全失去,而且最终导致了洪承畴所部明军的全军覆没。可以说,崇祯皇帝的盲目催战成为权锦之战失利的重要原因。
明清松锦大决战洪承畴认为,要解锦州之围,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准备,理由是锦州守卫坚固,不易撼动。但当时的兵部尚书陈新甲担心明军与清军这样耗下去,一来军饷花费多,二来担心清兵再次绕过锦、宁入关大肆劫掠。
因此,陈新甲立主速战,他一面写信给统帅洪承畴激其出兵,一面又向崇祯上书请求速战。最终,崇祯发出了一个遗恨千年的密旨,要求洪承畴选好出兵时机,速解锦州之围。
面对圣旨,洪承畴无奈之下,于七月二十六日,被迫出战,他率领八名总兵和13万大军向松山进发。
二十八日,明大军抵达松山并布好阵局,部分军力占据乳峰山这个制高点,部分军力布控在乳峰山与松山城之间。这样就使得围困锦州的清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八月二日,双方多次发生激战,但谁都没有把握战场主动权,明军还稍战优势。多尔衮见明军士气不挫,不敢冒进,静待清援军到来。在此期间,明军不断有下属向洪承畴提建议,要么乘机进击,要么分出部分兵力驻守松山城南的长白岭,以防后路被抄,但都被洪承畴拒绝。洪承畴的刚愎自用,误失良机也成为明军失利的原因之一。
皇太极接到多尔衮的军报,认为兹事体大,遂决定亲征。八月十九日,皇太极从沈阳赶到了松山前线,制定的作战策略是围锦打援之术,并将大军驻扎在了离锦州稍近的松山与杏山之间。
此时形成的局面让明军坐立不安,锦州之外有清军围困,洪承畴的援军又将清军围困了一层,皇太极亲率的清援大军又在最外一层断了洪承畴的后路。
这个后路断得相当有技术含量,明大军在松山附近布局,但是粮饷在塔山附近的笔架山。而笔架山还在杏山的屁股后面,清军这一安营扎寨意在将洪承畴饿死。
八月二十日,洪承畴见后路被抄,也顾不得打前方围困锦州的清军了,忙掉头南撤,对清军主力主动发起猛攻,但效果并不理想。皇太极随后又来了一个更绝的招数,他下令在松山与杏山之间挖出三道大壕沟,深八尺(2.5米)、宽一丈二(4米),两米多深的壕沟,人掉进去很难爬上来,这道壕沟好比一道天堑横亘在了辽西走廊之上。
当然,清军也惦记着明军在笔架山的粮草,在此期间,也派兵攻取了明军粮十二堆。
洪承畴试图突围,又被大壕沟阻住去路,两次突围失败后,明军不得不面对被饿死的现实。明军困守松山一线等于坐以待毙,此时士兵们开小差再正常不过,毕竟逃跑还有一线生机。不过明军逃跑的士兵不是以三五个计算的,也不是三五十个,甚至不是三五百个,而是在总兵的带领下成群结队的有组织有目的数以万计的逃跑,这其中就包括吴三桂。
洪承畴总共带了八名总兵,带着部下逃跑的就占了六位。八月二十一日,这六部明军兵马一面逃跑,一面应付皇太极早已提前为他们布下的天罗地网。清军对这六部明军围追堵截,使之伤亡惨重。最终,大约有三万明军突围生还。
六部明军突围后,八月二十二日,皇太极指挥大军又将松山城也围困了起来。也就是说,松山、锦州、杏山和塔山基本都陷入了清军的围困之中,拿下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洪承畴面对决定生死的局势,难道没有什么策略吗?有,他意思是在粮食未尽之前,与清军决一死战。但说到死,为名节者少,好死不如赖活着嘛。洪的决策遭到了手下将领的强烈反对,大部分人主张回宁远取粮,它日再战。军事会议刚开完,便出现了跑路事件。
洪承畴困守松山,内无粮草,外无援兵。1642年二月,明松山副将夏成德降清,于是松山落入了清军手中,洪承畴等人被俘。
皇太极下令,除洪承畴和祖大寿之弟送往沈阳外,其余明将士官尽行诛杀,本次罹难人数约三千余人。
松锦之战持续时间很长,但真正能分出胜负的决战,就是从八月二十一日明军在松山发动突围那几天,到二十六日,短短几天之内,明军的兵力损失将近五万四,还丢了许多马匹和甲胄。
三月,犹如笼中困兽的锦州城大将祖大寿,见松山已失,明军大势已去,遂向皇太极献城归降。除直属祖大寿系统的官兵外,其余士官全部杀戮。
至此,松山和锦州被清军收入囊中。四月九日,清军凭着红衣大炮的优势攻占了塔山,明军阵亡人数约七千人。二十二日,清军又炮轰了杏山城,城墙严重损毁,守城明军被迫投降。
至此,松锦之战全部结束。此战从锦州围城到杏山迫降,前后共历时约两年多,人员伤亡大致六万多人。
松锦之战后,明朝在北方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关外诸城被占。此后明朝仅凭山海关和宁远两道防线,与清朝对抗会越来越吃力。
而对于清军来说,明军主力的覆灭为日后清军入关进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