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评价孔子和儒家思想?
孔子一生治学成就了中华儒家的学派,对中华民族的发展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历代对孔儒的尊崇也是举世无双的。中华文明离不开孔儒学派,孔儒学派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没有孔儒的学派和特殊地位,中国的历史就将不是中国的历史。尊重和重视孔儒的历史地位,不是一切照搬照抄。历代统治者主要推崇孔子的
-
孔子得到了老子之道的几成传承?有何见证?
孔子曾请教过老子关于周礼的的事。历史上老子身世迷离,有论者认为老子又叫老聃,是周史官,《左传》说周景王死后,儿子王之朝和悼王丶敬王为争夺王位发生内战,王子朝失败后,帶着东周图书逃亡楚国。史官受悼公迫害逃到了鲁国。在鲁昭公七年,孔子十分恭敬拜访大他二十岁的老子,请教周礼。还随他助葬
-
孟子说人人皆可为尧舜,你对此怎么看?
教育是根本,任何文明都是教化而来的。畜牧业的匈奴一支往欧洲而去,一支被农业为主的东方文明所融化。教育是从小开始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受到高等教育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精英。在社会主义时代,劳动人民当家做主,接受了新文化的普世教育,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美丽大家园。毛主席
-
从哪可以看出孔子非常勤奋?
孔子对待学习和教育的方法,已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学习看成生命的一部分,没有厌言,乐此不疲。而帮助别人学习更是一大乐趣,从无推托。人生路上,"学海无涯"。"三人行,必有我师"。分分秒秒学习新的知识,那怕十六岁毛头小孩,也可请教当地风俗丶了解风土人情。少年孔
-
为什么要建孔子学院?主要有哪些挑战?
中国要把东方文明介绍给全世界,就如同中国也吸收西方文明一个样。这个世界,无论古今,没有中国文明的存在和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就是在全人类最黑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是中国以一国之力拖住日本军国主义百分之50以上的武装力量,世界的走向是难以想像的。至少没有让日德夹攻苏联,拖住了日本陷于
-
孔子周游列国,六国人都讲什么语言,互相能听懂吗?
华夏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早已形成华夏文化圈,夏商周类似联合国丶欧盟,各国早有密切往来,特别是中原周边主要国家可能通语言丶文字,以周礼为标准。到孔子时代,孔子提倡复周礼,就是率天下之土非周天子莫属。华夏民族大概念已形成,周游天下已如欧盟随便走走。
-
山东历史十大名人:孔子、孟子、诸葛亮、王義之……你认识几位?对他们有什么看法?
上次讲了东西南北中的中和北,这下就要讲东了。中国东,唯有山东一家。山东是中国文化的制高点。周天子下的中国,姜太公和周公的封地都在齐鲁大地。周朝大史官老子和孔子丶孟子都出生在这一热土上。孔子年青的时候拜访老子就是两人历史上的一次不寻常的邂逅。日后,两人都建立了道教丶儒教而载入了世界
-
论语的“当仁不让于师”,是什么意思?
我个人认为事关重大丶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就是"当仁不让“,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央视一套正播的"激情的岁月"中,两组人马分别选择原子弹的手枪式和内爆式的理论研究,以黄凯华一组很多人选择有苏联专家现存资料的更简易丶但威力小的手枪式,而以李光洁饰演的主角当仁不让的选择难度大丶但
-
孔子老子没有医保为什么能活七八十岁?
孔子老子显然是黄帝嫡系子孙,黄帝留传了《内经》丶《外经》,可惜失传了《内外经》讲人生快乐丶七情六欲的书。黄帝精通人生乐趣带来的生命之长寿。黄帝活了一百多岁,在一穷二白的开天劈地中,黄帝带领部落在中医上达到了惊人的成就,有的至今还保持着不可逾越的神密高度:十根银针治脑病,一个银针通
-
孔子宣扬“克己复礼”,这复的是什么礼?
孔夫子宣扬"克己复礼",在历史上有过很大争议,不论赞丶贬都是从各自的利益和角度出发,统治者赞扬因为要维护社会秩序,被统治者贬低因为要打破社会秩序,各取所需。但我们在评论老祖宗的得失,首先要不脱离当时的社会背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丶观点丶方法来分析历史的状况,实事求是地做出结论,才
-
孔子那个时代可以说人才辈出,为啥没人能超越孔子?
孔子虽然有过短暂的做官史,但一生执着地办教育丶教学生,再艰苦条件下始终如一。孔子一生为天下的文化普及而奔波,有教无类,并不是冲着升官发财的个人奋斗和发家致富,而是一种以天下教化为已任。早过了知天命之年,54岁一大把年纪,还从没想到养老丶隐居等安逸生活。带领众弟子周游天下,收集各地
-
中国的文明是孔子创造的吗?
孔子不是神,中国文明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万年社会实践中慢慢形成的。孔子和很多前贤共同为中国文明做出了应有贡献,仅仅是在文代教育上丶伦理道德上,而中国文明包罗万象,非一人能完成。西方对古代文明定义是:文字丶城堡丶制铜器(工具和餐饮器)等。孔子时代这些早就完备。华夏文明早经风行天下。因
-
孔子为什么能够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地方不是借助于基督丶佛佗丶真主,就是故弄深奥的玄学丶哲学,唯有一个东方的教书匠,脚踏实地的教书育人,他就是儒家大圣人孔夫子。孔夫子一生教学,留下了无数教育成果,桃李满天下:光贤人就有72人。孔夫子知天命之年后,还想为天下的文化发展有所贡献,组织了学生周游了列国,
-
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为什么受到司马迁的推崇?
"春秋无义战",礼仪天下的周礼已经"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旧的已经千孔百疮,而新的秩序还未建立起来。一个穷教书个体户,嗐起劲,高调"君君丶臣臣丶父父丶子子",生前穷愁潦倒,死时席不裹腹。但历史就是记住了他一一孔老二。在秦始皇统一天下时,书同文丶度同衡的改革中,教书匠孔夫子的整编诗书
-
历史上有哪些圣人?孟子是不是圣人?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中国历史圣人无数,都是各家门派的开山鼻祖或顶尖人物。有文圣孔夫子,武圣关大帝。有兵圣孙武丶诗圣杜甫和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茶圣丶药圣丶画圣…,现代还有一个聂棋圣。在儒家,孟轲是孔子的孙子的学生,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孟轲学而有成,发扬光大了儒家学问,被儒
-
为什么文明古国在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的情况下,同一时代同时爆发出来孔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等人?
人类的古代史,因为早期的文字丶文书几乎没有传承下来,几乎都当成了神话。而人类为什么在大洪水之前后,都有大洪水描述,比如东方大禹治水丶西方诺亚方舟等。看来有些神话决不全是空穴来风。而人类在洪荒年代,不约而同地在东西方产生天才的井喷现象,如此巧合而又不可思议,不得不让人产生神奇遐想之
-
人类从古至今有没有一本书智慧跟境界超过《道德经》?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智慧跟境界超过《道德经》吧。
-
国学经典里的名言警句,用一句话分享你最喜欢的那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古时候传言祭祀时要有尸是什么意思?
《礼记》云:曾子问曰:“祭必有尸乎?若厌祭亦可乎?”孔子曰:“祭成丧者必有尸,尸必以孙,孙幼则使人抱之;无孙,则取于同姓可也。祭殇必厌,盖弗成也。祭成丧而无尸,是殇之也。”这个“尸”不是指“尸体”,而是古人祭祀环节中的一个角色扮演者。他扮演的谁呢?他扮演的是被祭祀的那个人,也就是
-
如何评价国学大师吕思勉“贬低”岳飞?
吕思勉这两句话并没有贬低岳飞啊,岳飞即便是个军阀,跟岳飞同样是抗金的民族英雄不矛盾,秦桧就算是个政治家,跟秦桧是个汉奸卖国贼也不矛盾。他们都可以同时拥有两个身份。那些贬低岳飞的,给秦桧洗白的,可以看看跟岳飞同时代的陆游的几首诗。陆游1125-1210, 浙江绍兴人, 岳飞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