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和宋词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唐诗和宋词都是模糊的概念,内涵和外延都不是很确切的。一般的理解,唐诗应该是指近体诗,也就是律诗。因为律诗是在唐代成熟并完善的,而且唐朝的诗人以他们丰富的作品确定了律诗成为那个时代最主要的文学形式。诗的发展,是一步步向前走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四言诗为主,比如诗经大都是四言:关关睢鸠,
-
如何评价《滕王阁序》的文学高度?
读了《滕王阁序》,就会明白什么是天才。天才不是学出来的。是上天赋予的。按传统的说法,叫宿因。按现在的说法,大概有遗传方面的原因,王勃的家族上推七八代,几乎每代都有儒学著作传世,其中最有名的是王勃的爷爷王通,就是《三字经》中提到的文中子。是在儒学发展史上有名的人物。俗话说,三代出一
-
《论语》里“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这一句如何翻译?
《论语》的这句话中,只有一个字的意思不好理解,这就是“数“,“事君数”与“朋友数“在现代汉语中基本不用了。看了一下其它朋友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有解释为“数落”的,有解释为频繁琐碎的,也有解释为亲密的。应该说,这些解释大概都符合这个字的意义。个人觉得,在这里还是解释为亲密可能更准
-
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于丹了,从热捧到抛弃经历了什么?
于丹的大火与渐渐的过气,都和央视的《百家讲坛》有关。当年这档节目可是火得不得了。我自己曾经就是《百讲讲坛》的忠实观众。于丹当初也是我喜欢的主讲人之一。这档节目的火,是切合了传统文化逐渐回归的大气候。当人们在经过了多年对传统文化的贬低与打击之后,传统文化重新回归的时候,人们对它产生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诗人写的诗让人读不懂呢?
这个问题应该问的是现代的状况。古代诗歌经典,既便是读不懂,应该也不会这样问。中国有两三千年的诗我歌传统。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经典的现代诗歌,都是语言的精华。不但词句优美,表达情感也很丰富。很受人民群众欢迎。可是今天,真有许多所谓的诗让人看不懂了。这其中的原因或许很复
-
《红楼梦》中,柳湘莲为什么痛打薛蟠?
薛蟠被柳湘莲痛打一事,是《红楼梦》第四十七回中的情节,《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它乡》,从这一回的题目中,就可以知道薛蟠被打的原因是“调情”。按常理揣度,就可以知道,“调情”这事,在亲密的人之间,大概是可行的,比如夫妻或是情人之间,没事调个情,应该是风流雅事。可是,对于没有
-
《红楼梦》中,尤氏为什么不告诉王熙凤贾链要娶尤二姐?
这个问题问的似乎没有道理。贾琏与尤二姐的故事,《红楼梦》中说的很明白“贾二舍偷娶尤二姨”回目中就交代了是“偷娶”,既为偷娶,必须瞒着人,也就是说,贾琏娶尤二姐之事,尤氏根本不知道,她又如何告诉凤姐呢?题主或许会说,妹妹出嫁这么大的事,姐姐怎么可能不知道呢?这当然有道理。可是这道理
-
《红楼梦》作者写了一个大龄剩女傅秋芳,有何用意?
傅秋芳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没有正面描写,只是侧面提及。她的出现是在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她为何成了剩女,以及作者写这个女子的目的,在我看来,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书中的交待,都是很清楚的。至于在这个人物中,有什么样的暗示?我觉得,在读《红楼梦》时,把
-
读曾国藩家书,里面多次提到“小学、训诂”具体都是哪些书籍?
古代的所谓“小学”与现在所说的小学是完全不一样,风马牛不相及的。现代的小学,就不必说了。古代的“小学”与现代一样的是,他也是与“大学”相对而言的。当然,古代的大学,与现在的大学与是不一样的。古代的“小学”指的是音韵、训诂两门学问,称之为小学。说的明白一点,大概类似于现在的文字学。
-
同样是包办婚姻,为何胡适妻子和鲁迅妻子却有不一样的结局?
胡适和鲁迅是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界重要的两个人物。他们的婚姻都是包办婚姻。鲁迅与夫人朱安一生只有夫妻之名,并无夫妻之实,鲁迅结婚很多年之后,与许广平先生同居,并生下儿子周海婴。胡适也是旧式婚姻,婚姻其间,胡适也有过异姓知已,并与之产生了爱情,一度想过离婚,可是,最后,胡适还是与夫人江
-
为什么同样是四大名著而《水浒传》和《红楼梦》的影视作品比《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少?
《水浒传》和《红楼梦》被改变成影视作品的是不是比《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少?我没有看到相关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但这种说法与我个人感觉基本相符。下面谈点个人看法。不一定正确,欢迎朋友们一起讨论。我觉得,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应该是和影视剧的表现方式和受众的不同,以及中国人的审美特点所决
-
现代人对孔明的认识来自哪里?
谢邀。谈点个人看法。我觉得,现代人对历史人物认识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学作品,二是正史记载,三是民传说,四是历史人物自已的作品。由于个人身份及文化层次的不同,其认识的来源会有所偏重,普通民众,许多会把文学形象当成历史人物,这种认识来源于文学作品。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人,比
-
《红楼梦》的研究是衰落了,还是成就越来越高了?为什么?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顶峰。由于其极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小说从一出现在社会上,就产生轰动,从而引起了许多人研究的兴趣。以至造成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景观,由一部没有完成的小说而形成了一门学问,“红学”。小说的研究,无非是两个方面,思想性和艺术性。《红楼梦》的研究也离不开这
-
怎么看美女作家林奕含自杀一事?
偶然看到这个问题,我是不太想关注的,太沉重了。可是凑巧的是,这个问题我以前曾经讨论过。也就是在林奕含刚刚去世的时候。网上有记者对她的访谈视频。当时,是女儿转发给我看的。看了之后,觉得既然女儿已经关注了,那就一定要聊聊这个问题。于是,写了一点自己的感想给女儿看。所以,在这些文字里,
-
《红楼梦》中同为孤儿的黛玉、惜春和湘云,谁更可怜?
谢“头条家的文小姐”之邀。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理清一下,何谓“可怜”?大概指的是一个人的生存状况及现实景遇非常不好,以至引起别人的同情和怜惜之心。一个人如果看到别人的可怜,有个基本的条件是,你自己在物质上或是精神上有超越于对方的地方,这样,面对别人的不幸,自然产生恻隐之心。孟
-
为什么当代青年评选“十大读不下去的书”,《红楼梦》排名榜首?
查了一下这个榜单。十大读不下去的书一 《红楼梦》二 《百年孤独》三 《三国演义》四 《追忆逝水年华》五 《瓦尔登湖》六 《水浒传》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八 《西游记》九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十 《尤利西斯》上榜的无一例外都是中外名著。而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无一例外全部上榜。
-
除了程本的《红楼梦》,其他脂批版本全部都是后人伪造的吗?
题主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真正了解一点《红楼梦》的人,一定不是这样认为的。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这是一个关于《红楼梦》版本的问题,从这个提问中,可以看出许多问题来。首先,“程本《红楼梦》”的说法,就能体现出题主的学术倾向。这里的“程本”,指的应该是“程高本”,也就是一百二
-
金庸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比曹雪芹如何?
昨晚惊悉金庸老先生离世。今早在头条上看到这个问题。做为一个金迷,权且说上几句,算做对老先生的怀念。 在中国文学中,小说这种题材是在明清时期发展并走向高峰的。曹雪芹的《红楼梦》代表着明清小说的最高水平,把金庸和曹雪芹放在一起比较,本身就是对金庸的极大肯定。金庸最终在文学史上占有什么
-
《风月宝鉴》是曹雪芹最钟爱的书名,为何后来又改名《红楼梦》?
《红楼梦》一书有很多名字,仅正文中提到的大概就有五个。第一回:空空道人逐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我们现在一般认为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这里大概是最主要
-
为什么《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王熙凤等人被称为金陵十二钗?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的十二个女主角。她们分别是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秦可卿、李纨。妙玉、巧姐。“钗”是女人头上的一种头饰,是由两股簪子合成。其功用除了装饰之外,大概还有固定头发的作用。类似今天的发卡。因为钗主要是女人用的,而且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