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看官,都是托孤,为什么司马懿篡魏,而诸葛亮没有篡汉呢?
史上最成功的托孤案例,那当然是刘备托孤诸葛亮。同时期最失败的托孤案例,那就是曹叡托孤司马懿了。诸葛亮得到托孤重任以后,殚精竭虑,为蜀汉江山献出了自己的所有时间和精力。司马懿在得到托孤重任以后,逼杀了另一个托孤大臣,夺取了曹魏大权,为后代子孙篡位奠定了基础。这两个人的品行,从结果来
-
诸葛亮阻碍了历史进程,这句话成立吗?
受到不少标新立异的专家所影响,现在诸葛亮已经从神坛上掉下来了。因为前有郭嘉后有鲁肃,在他们的宣传下,似乎都比诸葛亮要出色。到了后来,甚至有不少人开始批判诸葛亮,只要提到诸葛亮的故事,都会说一句,这是假的,那是演义杜撰的。这么一个流传了一千多年的人物,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甚至沦落到要
-
诸葛亮的师傅是谁?他师兄弟都有谁?
诸葛亮不仅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智者,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位非常有地位的谋略家。那么他的聪明才智,到底是跟谁学来的呢?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我认为诸葛亮这个人,他的一身才学,绝对不是一个师傅就能教出来的。因为他的才能涉及面太广,所以我认为他至少有这么几位老师。第一位老师庞德公。庞
-
刘备临死前,发现诸葛亮致命缺点,提醒2次为什么孔明没听懂?
诸葛亮也是挺惨,本来只想成为刘备身边的萧何,可是刘备跑东吴去折腾了一下,把自己搞残了。无奈的诸葛亮却要肩负着萧何和韩信这两重身份,换谁都得累死。刘备临终前,发生了两件事,足以点明了诸葛亮身上的两处缺陷。第一件事,刘备把诸葛亮叫到了自己身边,同时前来的还有李严。其实意思很明白,诸葛
-
诸葛亮为什么不在一伐时屯田,非要五伐时屯田?
三国时期,屯田搞得最出色的,肯定还是曹操。曹操的屯田制度,不仅节省了大量粮食,而且有利于边防,所以三国其他两个国家也有效仿的想法。其中诸葛亮,就曾经做过屯田的事情,后来的姜维也是以屯田沓中,躲避黄皓等人的谗言。屯田又分为军屯和民屯,军屯有利于戍边防守,而民屯有利于安顿流民、开拓荒
-
曹真才华不输司马懿智超诸葛亮,武压赵云却被罗贯中写成菜鸟?
曹真确实可以跟司马懿有的一比,但是说他超过诸葛亮,那简直就是在开玩笑。罗贯中虽然抬高了司马懿和诸葛亮,贬低了曹真,不过曹真如果真的有那么大本事,也不可能在历史上如此寂寂无名了。曹真的确打过几场胜仗,跟小说里写的有点不一样。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烘托出司马懿能够在关键时刻拯救曹魏。如果曹
-
诸葛亮死后,孟获呢,复叛?蜀亡以后呢?
孟获本来就是南中地区的山大王,刘备大军击败刘璋夺取益州以后,孟获表面上归降了蜀汉,实际上一直暗藏祸心。等到刘备夷陵之战战败后,孟获跟随蜀地豪强雍闿,索性就反叛了刘备。料理完刘备的后事,诸葛亮便带兵亲自南征,打算灭了孟获。这个时候马谡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他认为孟获在南方颇有威望,
-
蜀汉氏族有哪些,诸葛亮与本地氏族有过政治斗争吗?
是以西土咸服诸葛亮之能揽拔秀异也。---《华阳国志》诸葛亮从这句话里,我们就能看得出,诸葛亮在任用益州人才的时候,能够服众。益州本土的士族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被诸葛亮拔高了。可见诸葛亮在内政上用人,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法的。也正因为诸葛亮选拔人才的公正性,使得蜀中士族,和诸葛亮之间的
-
刘备是更信任法证还是诸葛亮?
从始至终,跟其他谋士相比,刘备都更加信任诸葛亮,其后不管是李严,还是法正,那都是刘备需要拉拢的对象。这就好比,诸葛亮是刘备的自家人,所以不需要讲什么客套话。而法正是外人,要想让外人忠心于你,那么刘备就必须要采取一些笼络手段。法正这个人人品相当不好,刘备看中的是他的智商和背景,也就
-
蜀汉在蒋宛、费祎主持军政时期为何没有大力北伐?
蒋琬和费祎,显然是诸葛亮钦定的两位接班人。蒋琬比诸葛亮小不了几岁,没几年就退位让贤了。所以诸葛亮的接班人大体上就是费祎了。在蒋琬和费祎统治蜀汉的那些年里,始终都没有看到蜀汉大规模北伐的迹象,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诸葛亮的遗志他们是不想完成了么?蒋琬和费祎都有自知之明,自己不是带兵的
-
诸葛亮死后,刘禅下令清查其家产,得知了什么真相,使他大怒当场摔杯子?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从《出师表》中,其实我们就能看得出,诸葛亮是一个忠心不二的臣子,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恢复汉家江山,并且为此付出了自己27年的时间。27岁跟随刘备出来打天下,54岁因为劳累过度而去世。执政蜀汉12年时光,尽心辅佐幼主,可惜蜀汉实力不济,最终没
-
诸葛亮、岳飞、李世民是不是被翻案风黑的最惨的三个古人?
翻案风是我们这个时代,对历史研究的一种特殊现象。因为自古以来很多古人的形象,已经在数百年上千年的各类文学作品中定性了。这么一来现代历史学者,要是再老生常谈的话,很难再吸引人,于是乎翻案风就出现了。翻案风里近些年比较流行的,就是郭嘉吹、鲁肃吹、隋炀帝吹、秦桧吹以及毛文龙吹。这些人在
-
郭嘉是不是甩诸葛亮“八条街”?
我觉得拿郭嘉这种货色,跟诸葛亮相比,简直就是侮辱诸葛亮。现在有些人还很搞笑,认为郭嘉能甩诸葛亮八条街,可能现在这世道是真的变了,人的三观也跟着改变了吧。郭嘉拿什么去跟诸葛亮做比较呢?不管是史书,还是演义,亦或是民间传说,没有哪一处可以表明郭嘉超过诸葛亮,你哪怕民间多点郭嘉的神奇传
-
诸葛亮出山算不算逆天而行?
诸葛亮出山是逆天而行?这种说法是真的让人伤脑筋啊,就拿现在的商场来说吧,你觉得有了某宝后,再来个某东或者某多多,就是逆天而行了吗?当然不是。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竞争,就算曹操做大做强,在当时垄断了十分之七八的资源,可是也不能阻止刘备、孙权他们奋斗吧?你可以凭借强大的优势,试图垄断某个
-
被诸葛亮当作替罪羊杀死的陈式,正史上也被杀了吗?陈式的结局如何?
陈式是蜀汉的一员大将,但是只是很普通的一员大将。在《三国演义》中,陈式成了魏延的替罪羊,被诸葛亮所杀。可是在《三国志》中,陈式的结局并没有交代,应该是善终。三国是一个群星荟萃的时代,由于英雄人物太多,而且我们都很熟悉。因此像陈式这种不怎么起眼的人物,也就没有太光辉的形象记载了。在
-
马谡为何不听恩师诸葛亮的话,而选择在山上扎营呢?那样做,有什么道理?
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三国志》马谡守街亭这件事,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实际上争论的关键点,就在于水源地是否得到保护。很显然马谡在这件事的处理上过于仓促。他首先考虑到的是有利地形,也就是居高临下的态势。不过却忘记了水源地的重要性,因此被张郃断了水源。数万
-
诸葛亮绕远道伐魏,为什么钟会攻蜀走的就是子午谷?
姜维九伐中原,打得司马家族不胜其烦。于是在司马昭执政期间,得知蜀汉君臣有离心离德的趋势,便发动了征讨蜀汉的战争。战争的主帅是钟会,他带着十多万大军入蜀。同时邓艾和诸葛绪也分别带领3万大军跟随。那么钟会走了哪条路呢?实际上钟会并没有走子午谷这条路,而是走的斜谷、骆谷这两条路。所以说
-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为何分别效力魏、蜀、吴三国?他们谁的结局最好?
针对三国历史,有这么一种说法,诸葛亮是龙,诸葛瑾是虎,诸葛诞是狗。诸葛瑾和诸葛亮的确是亲哥俩,但是诸葛诞是何许人也?其实诸葛诞跟诸葛亮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只不过大家都姓诸葛,所以被误认为是兄弟。他们的确有同一个祖先,是西汉汉元帝时期的司隶校尉诸葛丰。汉元帝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8年
-
16岁的小诸葛亮带着12岁弟弟真的去襄阳阿头深山躬耕吗?
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躬耕隆中的时候,是公元197年,这一年诸葛亮的确16岁。首先可以肯定一点,诸葛亮是在琅琊郡阳都县出生的,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临沂。他自幼就是个官二代,老爹诸葛珪做过泰山县丞。琅琊诸葛氏也是名门望族,不过诸葛亮的童年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美丽。3岁那年他的母亲去
-
庞统说荆州是累赘,诸葛亮说荆州是蜀国一统天下关键,谁高谁低?
对于荆州的问题,庞统和诸葛亮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庞统说: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三国志,庞统传》这是啥意思呢?也就是说庞统觉得,荆州这地方难搞啊!北边有曹操、东边有孙权,守住这里整天提心吊胆,以这里做基地,很难做大做强!而诸葛亮说:荆州北